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ID:3216783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广(mào)▲②(xiá)▲想③(yí)▲然自得④无动于(zhōng)▲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

2、正。(4分)雨虽然不大,却小心冀冀地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水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炫丽的图画一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音乐的律动,是生命的源泉。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的恣态,不同神情也会随着听雨者的心情演译不同的内涵。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青山有幸埋忠骨,▲。(杭州岳墓对联)②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③▲,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④▲,自家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⑤四面湖山归眼底,▲。(湖南岳阳楼上的楹联)⑥乡书何处达,▲。(▲《次

3、北固山下》)⑦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⑧梅须逊雪三分白,▲。(卢梅坡《雪梅》)4.下面的通知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3分)错误:①▲5②▲③▲5.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汤姆吻了她,喉咙里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却装出很有信心能找到搜寻的人或者找到出洞的路的样子,然后,他手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①这段文字出自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的▲。片段中的“她”是谁?▲。(2分)②他们正经历着怎样一场磨难?片段体现了汤姆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答:▲第二部分(44分)阅读《幼时记

4、趣》,完成6-10题。(1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

5、词的意义相同?(2分)【▲】A.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B.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故时有物外之趣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徐喷以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7.文章第二段作者描绘了两幅图画,请分别用四个字写出是哪两幅图画。(2分)答:▲8.文言句中常有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常常要添加省略的成分,请在下面两句的括号处各添加一个省略的文言字。(2分)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

6、癞蛤蟆也。9.选文中的“夏蚊”“丛草”等事物都很平常,为什么作者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物外之趣”?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①故时有物外之趣。(2分)答:▲5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分)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2题。(7分)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

7、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11.选文第①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答:▲12.有同学认为“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句话写得特别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3分)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7分)①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②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