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ID:32173995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_第1页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_第2页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徐州市第八届中小学“创新杯”教学优秀论文封面论文题目: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的学科:语文学段:小学作者姓名:黄凯出生年月:1979.5.18性别:男职称:小教一级作者单位(全称):睢宁县官山镇联合小学邮编:221224联系电话:13585494805学校意见:学校印章年月日县区评审结果和意见:单位印章:年月日市评审小组认定等次:签名等次简要评价评委1评委2评委3复审认定等次:签名:终审认定等次:签名: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内容摘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要精讲多读;要创设情境展开想像阅读。关键词

2、:阅读实践、表扬鼓励、创设情境、想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了这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我想,课堂中的阅读应该是自由的、美丽的、充满灵性和人性的。下面是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建议。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学生持续阅

3、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保证。在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比如激情导课、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阅读学习。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阅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阅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在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进行分角色阅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阅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

4、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

5、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朱作仁老先生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阅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阅读更能使人感受”。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当配角,不当主角,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

6、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四、创设情境想象阅读情境的创设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阅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头脑中“放电影”,通过多种感官,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

7、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把“话”想象成“画”,把自己置身于其中,他们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如《雨点》这一课,在指导学生阅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这句话时,我问:你有没有散过步,散步时是什么心情,全身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出了:我散步时很高兴,散步时很舒服。有了这种基础,学生便很容易得出:这句话应该读得舒缓些。如此,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