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ID:32174169

大小:54.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_第1页
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_第2页
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摘要】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本文在阐述民生问题的主要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方面进行探讨。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

2、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一、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

3、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感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比如,如今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的“民生”,就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二、

4、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改善民生有许多现实价值,比如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激发新一轮生产力大发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某些对抗性因素,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

5、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

6、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五,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干部作风的要求。改善民生的过程,既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锤炼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过程。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7、,尽心竭力解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第六、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加快社会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