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ID:32176393

大小:5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1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_第1页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_第2页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_第3页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_第4页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12.1•颜渊》)[注释]①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②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③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④事:从事,照着去做。⑴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孔子认为,克制自己,

2、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B.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同时也靠别人来完成。C.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的内容,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⑵对于孔子提出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答:[示例]这句话孔子强调了一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礼。因不同的时代对礼有不同的要求,孔子所强调的礼有一些已经不适合当代生活了。但是对于那些符合现代道德秩序的礼,却是我们应该遵守的。(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3、项是(D)(3分)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

4、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2)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

5、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3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第二十四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第二十三章)(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孔子认为对君主的缺点错误要忠言相劝,谏而不听,就不必再劝,可以辞职不干。B.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是有限度的,对朋友如果他不听劝告就算了,没有必要发展到对抗性矛盾,使以后的事情更不好办。C.“不可则止”也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孔子人

6、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D.孔子认为为官、交友关键是要坚持正道,不能跟着国君、朋友一起做坏事,否则,便是自取其辱。(“不自取其辱”主要指的是不坚持劝谏,自找羞辱。)(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怎么理解《论语•泰伯》中孔子所说的“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的?答:这句话强调的是为官要坚持正道。在一个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一个人既有财富又有地位,“邦无道,富且贵焉”,那恐怕是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这种情况值得耻辱的,在乱世要善保自身,要能守住气节。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7、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①。”(选自《论语·颜渊》)【注】①偃:仆倒,倒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A.孔子用“正”字铨释“政”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责他“杀无道”以“就有道

8、”,必将导致“民免而无耻”。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2)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3分)答:  孔子回答季康子为政,强调为政必先正己,以身作则;为政以德,切不可依靠刑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