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

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

ID:32178400

大小:2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_第1页
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_第2页
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_第3页
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新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历史2013.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

2、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观察右图,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这一幅展示的壮观场面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武昌起义D.渡江战役2.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则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3.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

3、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4.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2010年5月23日,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其中有①建

4、立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成立中华民国④领导北伐战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昭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A.坚守儒家,批判激进B.倡导立宪,学习西方C.提倡民主,宣传科学D.立足国情,反对西化8.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主题相符的是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浴血黄海海战③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④革命党领导武昌起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9.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

5、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与其观点一致的选项是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C.要彻底地不妥协地进行反帝反封建D.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秩序10.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北京大学B.工农革命学校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11.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

6、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①遵义②吴起镇③武汉④会宁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国共北伐B.中共一大C.遵义会议D.解放战争14.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该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九一

7、八事变爆发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C.七七事变爆发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5.“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可能发生于下列何时何地?A.1920年的台湾B.1939年的香港C.1940年的沈阳D.1943年的北京16.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