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

ID:32179522

大小:395.5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2-01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教学设计《<呐喊>自序》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呐喊〉自序》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一方面,第四单元是序言单元,《〈呐喊〉自序》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这篇文章的理解研究对其余四篇序言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鲁迅作品中蕴涵着极强的“立人”思想,中学阶段鲁迅作品的教学就是通过对鲁迅思想的深入开掘,给学生提供一种思想资源,一种精神营养。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述能力。(二)重点难点: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因时代差异,学生对于社会背景的不了解必然造成

2、其理解上的困难。其次,从教材角度来看,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他思想上的剖析就应该更加透彻、有力,把握其思想转变的关键因素对于理清思路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此确定:重点:把握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历程难点:明确作者思想转变的关键因素关键:抓住点睛的议论性的语句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1)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时学习过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是所学不甚深入,加之其思想认识水平仍需提高,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也尚处在发展的阶段,因此他们无论是在剖析问题的深度上还是在理解问题的程度上都难以达到深刻。(2)从学习方式来看,高一学生刚升入高中还没有

3、完全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仍习惯于跟着老师走。为此,本堂课努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评价观、认识观。基于以上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活动的规律,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鲁迅思想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过程和方法:请学生上网或进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通过学生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进而把握作者思想变化的脉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三教学

4、理念及流程设计:-75-说教学设计本课在设计时抓住“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创设教学情景,搭建学习平台,为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创造环境,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此外,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个人和国家、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认识观。(二)流程设计:1、创设情境,走近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以学过不少篇目,让学

5、生回忆,小说作品有那些?这些小说选自那一部小说集?这样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刺激学生课堂兴奋点,激发学生求知的的兴趣,通过学生交流,从而开始新课的学习。2、了解文体,积累知识由学生对“序言”这一文体进行介绍通过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学生了解关于“序”的文体知识,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动手的能力也提高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研究。我认为,新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动,还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这样才是踏踏实实的教学活动。3、把握内容,启发质疑学生快速阅读,选取喜爱或精彩的片段进行朗读、交流。这一环节重在感性朗读,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作品的感情基调,同时在

6、阅读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比如(1)我年青的时候做过几个梦,这些梦指哪些具体的内容?(2)鲁迅的初衷是做文学家吗?因何而改变?问题的设置为理清思路奠定基础。在这环节中教师起好导向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效、有序。4、讨论交流,点拨探究方法:讨论————交流————探究(梦的含义)(思想变化)(关键的因素)在这部分当中学生的活动应该比较活跃,师生抓住文眼,通过讨论、交流、探究的方式归纳了鲁迅思想变化的过程以及思想变化的关键因素。当然,在讨论中个别学生对鲁迅的“医学救国”之梦更感兴趣,觉得它体现“科学救国”。教师应该从社会时代出

7、发,分析当时的现状和鲁迅的心态,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弃医从文”更有价值。在此环节中,教师主要通过必要的问题搭设平台,对文中所写内容进行讨论,从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强化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清思想脉络的之后,还要抓住作者思想变化的关键因素,从而更好的把握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变化源于他救国救民的思想。此过程中由学生分组讨论,师生评价、交流,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思想的高度。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生活经历南京—求新知—抉择学医,救民报国及思想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75-说教学设计发展变化东

8、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的过程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北京—应索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