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

ID:32179532

大小:3.0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2-01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_第1页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_第2页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_第3页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_第4页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o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带饰专题展》展览大纲目录前言第一部分西周至南北朝时期带饰(43套展品)第一单元大带“垂绅”和“鞶革”带钩第二单元鐍带、钩络带及其饰件第三单元流行近千年的蹀躞带第二部分唐、宋时期带饰(20套展品)第一单元唐宋以降的銙带第二单元冠服腰带与礼仪制度第三部分辽、金、元时期带饰(102套展品)1第一单元辽代官服蹀躞带第二单元金代的桃形銙第三单元元朝重玉带第四部分明、清时期带饰(23套展品)第一单元极尽奢华的明朝金镶玉带饰第二单元琳瑯满目的清朝带饰结语2前言我国古人的腰带及其饰件,不仅形制丰富,蕴含深厚,其材质、纹饰和内容关乎当时当地的礼仪制度,也是使用者身份地位的标志。所以,在中国服

2、饰史中,腰带具有多种样式和不同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还起到不同作用。在礼制社会的古中国,腰带不仅是区分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服饰美的构成要素,而且还成为传达情感、表达礼仪的重要符号,腰带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题展共展出哈尔滨龙江龙博物馆的带饰藏品188套,其年代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汉、唐、辽、宋、金、元、明、清;质地包括金、银、铜、铁、玉、木、煤精、水晶、陶瓷、螺钿、绿松石、巴林绿冻石、砗磲等十余种;制作工艺包括鎏金、镂空、浮雕、线刻、锤蝶、錾刻、镶嵌、填彩、填漆、景泰蓝、珐琅、绘画等;表现的历史文化内容,包括人物故事、佛教故事、道教故事、儒家礼仪、军事战争、职贡交

3、聘、农耕渔猎、山水花鸟、瑞兽图腾等。这些琳琅满目的带饰,既蕴涵了东方神韵,又是“礼仪之邦”的充分表达。3第一部分西周至南北朝时期带饰大带之制出于商周,早期的大带等级差别十分显著,从尺寸、材料、色彩到装饰均有制度,用时视身份而异:天子用素带,加朱红衬里,整条大带以滚边为饰;诸侯用素带加滚边而不用红色衬里,改用素里;大夫素带也用素里,但腰后不加滚边,惟于中腰以前及垂饰部分加以滚边;士用练带,无衬里,带端下垂部分加有滚边;居士用锦带;在学弟子用缟带。大夫以上带宽四寸,士以下带宽二寸。大带的系束方式是由后绕前,于腰前缚结;结束后将多余的部分垂下,下垂的这部分带子叫“绅”,因此,大带又有“

4、绅带”之谓。绅的长短是区别身份的重要标志,身份越高,垂绅越长。为了避免垂绅拖曳于地,在系结大带时,常常将带绅打成回环,垂带头于膝前。第一单元大带“垂绅”和“鞶革”带钩古人的腰带,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称“鞶革”,以皮革为之;一类称“丝绦”,用丝帛制成。古文献中亦统称其为“大带”。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古时臣下朝见君主,常执笏板以奏事,入朝前或退朝后往往将笏板插在绅带间,故称“搢绅”,搢就是插的意4思。后来,习惯上把有官职的、做过官的人或儒者统称“搢绅”。此外,又从“绅”的涵义引申为“束绅之士”,简称为“绅士”,并进而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革带的系

5、法不同于丝带,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带钩,用时只要相搭即可。带钩作为古人腰带的一部分和饰物,于战国至秦汉极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被东胡民族的鐍带所取代。辅助展品:系结大带的东周男子(山西候马东周墓出土陶范)(《中国服饰名物考》P634)矩领窄袖东周男子长衣(根据出土陶范、铜人复原绘制)(《中国历代服饰》P20图17)系结大带的战国女子织纹衣(根据出土铜人服饰复原绘制)(《中国历代服饰》P21图20)金银错带钩·东周(上海博物馆藏)黄金嵌玉带钩(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藏)河南辉县出土战国包金嵌玉银带钩嵌宝石螭龙纹带钩(美国福克美术馆藏)(《中国历代服饰》P31图4

6、3、44、45、47)5带钩结构图(河北临城县中羊泉东周墓出土)(《中国服饰名物考》P643图1216)革带上系佩绶、囊的官吏(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中国服饰名物考》P641图1212)系佩在革带上的玉壁及剑(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铜御官俑)(《中国服饰名物考》P640图1211)腰系带钩的战国铜人(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墓出土)(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出土漆绘铜灯)(《中国服饰名物考》P648图1239、图1240)戴梁冠、穿衫子、大带垂绅的文吏(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中国历代服饰》P83图122)戴卷梁冠、穿大袖衫、系绅带的贵族及戴笼冠、穿衫子、系绅带的侍从(东晋顾

7、恺之《洛神赋图》局部)(《中国历代服饰》P85图126)绅带飘逸的魏晋士人(唐代孙位《高逸图》局部)(《中国历代服饰》P88图134)文物展品:30套件文物号名称时代尺寸图片备注(书页)数LJL-DS-0001人面形青铜带饰西周18.5×8.0P26LJL-DS-0002蚕形青铜带饰西周47.0×5.5P3LJL-DS-0003羊首形青铜带饰西周213.7×11.5P4LJL-DS-0004牛首形青铜带饰西周311×10P5LJL-DS-0005兽面形青铜带饰西周54.5×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