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

ID:32179579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1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_第1页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_第2页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_第3页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_第4页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探索泸州市龙马潭区教研室教师进修校贺正媛活动化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

2、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而且有些生活场景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的。怎样真正提高《品德与社会》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呢?我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地实践和探索,主要总结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一、广泛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化教学资源。“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我们现在强调生

3、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思品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我区教师在教学《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一课的导入时,首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从座位上站起来,试着转两三圈,坐下后,请大家继续闭着眼睛

4、拿起笔,用左手在本子上写下“走进残疾人”五个字,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接着,让学生说出刚才自己最深的体会,从而体验盲人、肢残朋友的感受,以至更深的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和他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心。由于老师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学生没有感到你是在教育他,要他怎么做,而是他们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应该怎么做,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了一些数字材料,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精心构建

5、绿色课堂,营造活动化教学氛围。“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重要空间,它的选择布置、人气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产生自主的学习需要,激发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情感体验的欲望,进而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现在教室里已经不是素面朝天了,而是一些名人名言、规章制度成了主角,但这些离学生的兴趣中心距离太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拘谨感,在活动中放不开手脚,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在受教育,容易隐蔽自己真实的情感,做出一些虚假的附和。因此,我

6、们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时更换。如德育漫画,图文并茂的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图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书香飘逸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可以到热闹非凡的市场……只要是适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兴趣的场所,我们都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空

7、间保障。三、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活动化的教学模式。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怎样改革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

8、者、启迪者,而不是说教者,更不是道德权威。因此,思品教学模式的生活化就是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幻灯、录像、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直接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重视生活体验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实践,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