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

ID:32188328

大小:1.7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01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治理信用评级失灵对我国的启示引言1纵观全球债务市场,信用风险始终是一个显著而严峻的问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七十年代的信用危机,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给信用评级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而九十年代发生在俄罗斯、阿根廷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特别是19972年到1998年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正在上演并有愈演愈烈趋势的欧债危机,都使大家纷纷开始关注国家风险和主权评级的研究。在安然事件爆发之前,西方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一直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信用评级行业在市场自律的机制下,运行得非常良好,尤其是穆迪、标准普尔、惠誉这几家资历深厚的老牌评级机构几乎是信用评级机构的代名词,也能代

2、表该行业的最高专业水平。3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而言,信用评级机构达到了准确揭示信用风险的作用,从而几乎完全取得了在风险揭示方面的信赖地位。但安然事件爆发以后,信用评级行业呈现出了公信力受损的现象。即便如此,美国及欧盟仍然相信信用评级机构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4并相信在声誉机制下,信用评级机构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仍然可以在原有的制度下得到调整。将信用评级机构推上风口浪尖的是2007年由美国的次级房贷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56社会各界才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信用评级机构身上。根据IOSC的调查,由于评级是对于复杂交易做出的一种独立的信息输入,而这种信息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基础分析,另一方面有一定的时空

3、滞后性,因此在投资者对于结构化金融工具的评级依然抱有相当高的期7望的情况下,信用评级的不准确会进一步增加整个投资市场的金融性风险。例如全球银行金融委员会在危机爆发前就曾预测:“结构化金融工具在短期内的发展势头虽然很好,8但一旦发生与错误定价、经营不善相关的经济丑闻,就可能引发违约传染效应”。果不1黄石:“基于信用风险的我国上市公司发债规模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页。2FAllen:―UnderstandingofthefinancialcrisisinAsia,‖ByXinhuaDigest,2001.04,p.1.3崔茂中、杨鑫:“基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信用评级

4、研究”,《金融与经济》,2009,No.376(11)30-33。4Boot,ArnoudW.A:―Creditratingsascoordinationmechanisms,‖TheReviewofFinancialStudies,2003,p.89.5张宝:“次贷危机视角下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20页。6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SecuritiesCommissions,国际证券组织委员会。7AmdlieChampsaur:―TheRegulationofCreditRatingAgenciesintheUSa

5、ndtheEU:RecentInitiativesandProposals,‖LLMThesis,HarvardUniversity,2005,p.22.8JohnCCoffeeJr:―TheRoleofCreditRatingAgencies,‖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ion,2008.04,p.19.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然,从信用评级机构开始下调这些结构化金融工具的信用等级时起,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次贷危机就被引爆了,全球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所以,在一次次的教训下,美国、欧盟乃至全世界,包括我国在内,都应当全面检讨整个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

6、问题,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转提供基础条件。一、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和问题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相应的,作为金融服务业成员之一的信用评级机9构,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我国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其发展路径以自上而下的政府扶持为主。(一)我国关于信用评级的立法演进1.信用评级行业的起步阶段我国早期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独立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或多或少都与银行系统挂10钩,其前身是各地专业银行设立的信誉评级公司。在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撤销这些信誉评级公司的通知,相关业务交由信誉评级委员会办理。随后,在199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一份更为详细的通1

7、1知,对设立信誉评级委员会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规定。它首先明确了信誉评级委员会的性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次,其业务活动归由人民银行领导;再次,其业务范围以对企业债券进行评级为主,同时可适当开展一些与信用评级工作有关的咨询业务;此外,原则上具备条件的省市只能成立一家信誉评级委员会,条件还不成熟的地区暂不成立。这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用评级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是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明确了信12誉评级委员会与原本所属的银行脱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