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

ID:32190989

大小:5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1页
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2页
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形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解说:诗中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或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或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或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矢志报国、献身边塞;或爱恨情长、缠绵悱恻等。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关注时代背景、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南宋的一些诗词,鉴于国土沦丧、偏安江南的现状,诗人多有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怀;陈子昂、李商隐等人的诗,因不为世重用,多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另

2、外,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要抓住诗中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的描写。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与心理,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孤独士大夫形象。①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②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

3、。(5)抒情寄托法。鉴赏方法: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注意细节)分析思路: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表现出的意义课本示例:《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自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忠于刘氏政权,奋斗一生,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

4、精神品格。抒发了杜甫自己怀才不遇和报国无门的内心不平。典型例题1: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解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简析下面这

5、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分析解答: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如何展现?)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及报国无门的感慨。(意义)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的环境。[寒冷、寂静(或:冷峭)

6、]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

7、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

8、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