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

ID:32195106

大小:5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杭州市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2010成都市语文试卷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1、春风又绿江南岸2、应是绿肥红瘦3、无边落木萧萧下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

2、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一、巧用修辞(1)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皎洁。一、巧用修辞(2)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

3、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一、巧用修辞(3)3.拟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4、征夫泪!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的情感。1.从表现手法入手2.指出诗句或词句描写的内容3.结合全诗或全词谈谈在诗词中的作用4.谈谈作者的情感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表现手法(1)(一)象征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表现手法(2)(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

5、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表现手法(3)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如何传情达意?古人惯用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了。常用写景方式有:(三)侧面烘托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托。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

6、>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析:本诗与《石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表现手法(4)(四)以景衬情(景)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如: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析: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闹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以动景衬静景的方法:返影(斜阳返照)宁静详和,静静地照在深

7、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深林的幽与静――以“返影”衬空山的幽静。表现手法(5)(5)、虚实结合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像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