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ID:32201885

大小:43.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1页
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2页
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米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一、品质评判:1.粒型:判别粳米(较圆)、籼米(较长)的主要依据之一2.垩白(腹白):大米的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份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主要影响产品卖相,对米饭的蒸煮特性有一定影响。3.碎米:碎米含量影响生产成本、产品卖相、米饭蒸煮特性等。4.透明度/新鲜度/玻璃质/白度:大米的透明度主要是由蛋白质含量决定的,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品质较好。而新鲜的大米色泽鲜艳,油份含量高,玻璃质透明好;而陈米的色泽灰暗,无光泽,看上去干巴巴的感觉,失去了大米原有的气味。东北米质量检验主要

2、以日本佐竹的白度仪为准。5.黄粒、新陈等:大米黄粒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大米中的蛋白质于糖类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的呈色产物,另一是由于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而大米的新陈,可通过大米的气味、色泽、黄粒含量等判断。6.水分:气候条件决定水份的多少,大米水份含量的高低决定其保存期的长短,安全含量在13.5%的大米较易在南方保存。一般来说,泰国米水份含量较低,国产米较高,可通过低温烘干的方法降低。水份鉴别法如下:视觉法:抓一些大米,放在手心摊平,正常大米外观色泽光亮,且粒面附有少量的糠粉,感觉干爽;而高水分大米色泽较阴暗,感觉不爽。齿觉法:取几粒大米放入口中咬嚼,正常大米齿觉坚硬

3、,声音清脆,而高水分大米组织疏松不坚硬,齿觉烂。触觉法:将手指轻轻插入米袋中,如滞凝不易插入,则水分较高。用手紧握大米,感触滑爽且格格有声,放开大米不粘手,则水分较低;反之,水分就高。二、常见质量问题1、大米为什么难保管?1)失去外壳;2)代谢迅速;3)包装简单;4)内含虫卵;5)携带菌种;6)环境催化2、储存、流通中的变质现象大米发热霉变的日期现象比较明显,主要从硬度、色泽、气味等方面表现出来。(1)异味:大米原有的香气减退或消失,微觉异味,这是大米发热霉变的先兆。(2)出汗:由于大米与微生物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凝结,米粒表面微觉潮润,通称“出汗”。(3)发软:出汗部位米粒吸湿,

4、水分增加,硬度降低,手搓或牙嗑清脆声减弱。(4)色泽鲜明:由于米粒表面水气凝聚,色泽显得鲜明,透明感略有增加。(5)起毛:米粒潮润,沾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尽的糠皮浮起,显得毛糙,不光洁,俗称“脱糠”或“起毛”。(6)起眼:因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胚部发展,使胚部变色,俗称“起眼”。(7)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续发展成灰白色,如筋纹,故称“起筋”。靠近粮堆表层首先出现,通风散热之后愈加明显。此时,米的光泽光泽减退、发暗。3.大米生虫:南方地区较为普遍的现象,原因分析:(1)、原粮中极有可能存有虫卵,适宜的环境,促使粮食害虫有机会在包装袋内生长;(2

5、)、大米产品在储存、运输、销售或其它传递过程中受到生虫大米感染,使粮食害虫在包装袋内生长。(3)、大米害虫的生长一般需要氧气、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大米害虫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C以上、湿度在75%以上(或大米自身含水量在15%-20%)。4、大米常见的变质问题——霉变(1)霉变:大米在生产、加工、包装过程中,从稻谷、空气、包装、工人身上感染了霉菌的孢子,当温度、湿度条件满足时,就迅速繁殖,成长为具有菌丝的霉菌,霉菌分泌毒素,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大米变色、变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