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

ID:32215370

大小:2.23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2-01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1页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2页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3页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4页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⑧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一)对《方案》内容的了解情况⋯⋯⋯⋯⋯⋯⋯⋯⋯⋯⋯⋯⋯⋯⋯⋯⋯⋯28(二)对本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现状的了解情况⋯⋯⋯⋯⋯⋯⋯⋯⋯⋯⋯⋯⋯28第三章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30一、对访谈资料的初始编码⋯⋯⋯⋯⋯⋯⋯⋯⋯⋯⋯⋯⋯⋯⋯⋯⋯⋯⋯⋯⋯一30二、对访谈资料的聚焦编码⋯⋯⋯⋯⋯⋯⋯⋯⋯⋯⋯⋯⋯⋯⋯⋯⋯⋯⋯⋯⋯··34三、对访谈资料的轴心编码⋯⋯⋯⋯⋯⋯⋯⋯⋯⋯⋯⋯⋯⋯⋯⋯⋯⋯⋯⋯⋯··40第四章结论与建议⋯⋯⋯⋯⋯⋯⋯⋯⋯⋯⋯⋯⋯⋯⋯⋯⋯⋯⋯⋯⋯⋯⋯⋯⋯··42一、结论⋯

2、⋯⋯⋯⋯⋯⋯⋯⋯⋯⋯⋯⋯⋯⋯⋯⋯⋯⋯⋯⋯⋯⋯⋯⋯⋯⋯⋯⋯⋯42(一)实施沟通与交往课程意义重大,但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42(二)教师参与沟通与交往课程的积极性很强,但自身专业化发展不足⋯··42(三)社会和学校对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引导性不强,导致课程实施存在困难43(四)沟通与交往课程教学过程差强人意,教学质量面临全面下降的困境··43二、建议⋯⋯⋯⋯⋯⋯⋯⋯⋯⋯⋯⋯⋯⋯⋯⋯⋯⋯⋯⋯⋯⋯⋯⋯⋯⋯⋯⋯⋯⋯44(一)加强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规范性⋯⋯⋯⋯⋯..44(二)加强

3、对沟通与交往课程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教学自信心⋯⋯⋯⋯··44(三)以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为核心,增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趣味性45第五章研究者的反思⋯⋯⋯⋯⋯⋯⋯⋯⋯⋯⋯⋯⋯⋯⋯⋯⋯⋯⋯⋯⋯⋯⋯⋯-.46参考文献⋯⋯⋯⋯⋯⋯⋯⋯⋯⋯⋯⋯⋯⋯⋯⋯⋯⋯⋯⋯⋯⋯⋯⋯⋯⋯⋯⋯⋯⋯·.48附录一⋯⋯⋯⋯⋯⋯⋯⋯⋯⋯⋯⋯⋯⋯⋯⋯⋯⋯⋯⋯⋯⋯⋯⋯⋯⋯⋯⋯⋯⋯⋯··51附录二⋯⋯⋯⋯⋯⋯⋯⋯⋯⋯⋯⋯⋯⋯⋯⋯⋯⋯⋯⋯⋯⋯⋯⋯⋯⋯⋯⋯⋯⋯⋯·-53附录三⋯⋯⋯⋯⋯⋯⋯⋯⋯⋯⋯⋯⋯⋯⋯⋯⋯⋯⋯⋯⋯⋯⋯⋯⋯⋯⋯⋯⋯⋯⋯··55致谢⋯⋯⋯⋯⋯⋯⋯⋯⋯⋯⋯⋯⋯⋯⋯⋯⋯⋯⋯⋯⋯⋯⋯⋯

4、⋯⋯⋯⋯⋯⋯⋯.·58⑨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一、研究缘起第一章引言(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聋校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可以体会到教师与听障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上课内容,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在听障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聋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聋人文化,从而导致听障学生与普通学生很少交流;在社会当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听障学生与健听人打交道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对听障学生进行沟通与交往能力的训练很有必要,课程改革也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之上增设了沟通与交往课程。沟通与交往课程是2007年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

5、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新设课程,该课程是聋校新课程的一大创新点,该课程很有针对性,目的是帮助听障学生掌握沟通与交往技巧,促进他们语言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方案》规定聋校l一6年级学生每周必修3课时沟通与交往课程,但是据笔者所知,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开设沟通与交往课程,更不用说每周可以保证3课时的教学时间。基于此,笔者想通过这个研究考察聋校这一课程领域是否真的达到了课程要求,从而为聋校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二)相关研究的需要自《方案》中把“沟通与交往”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以来的8年间,这个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指定的教师、没有特定的教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特殊教

6、育学校是否真正实施了这个课程,实施效果如何?通过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现行的研究比较多的对听障学生的就沟通与交流途径的研究,只有为数极少的文献对听障学生的沟通与交往课程现状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也只是小范围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基于此,笔者将研究进一步拓宽,不仅研究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的现状,还要研究特殊教育教师对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的认同感,以更全面、系统的了解特殊教育学校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的现状。(三)自身的原因笔者对于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抱有极大的兴趣,认真搜集资料并查阅文献后,深刻了解了听障学生沟通与交往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该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听障学生掌握沟

7、通与交往技能,尽早的融入主流社会。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二、概念界定(一)听觉障碍1.听觉障碍的定义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而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和语言的声音,即为听力障碍。①传音系统受损属于传导性听力障碍,感音系统受损属于感音性听力障碍。我国俗称听力障碍为“聋”。学术上使用听力障碍分级来表明听力障碍损失程度,一般而言,听力损失超过25分贝即出现听力障碍。一般认为,导致听力障碍有以下原因:遗传原因、近亲婚配、感染致聋、药物致聋、甲状腺功能低下、Rh血型不符合、产程致聋、外伤致聋以及其他原因。2.听觉障碍给学生带来的

8、困难听力障碍不仅使学生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