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

ID:32216558

大小:1.8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2-01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_第1页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_第2页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_第3页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_第4页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际组织,各缔约国之间生物安全管理,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转基因生物安全涉及的范畴不再仅限于国家内部的法律调整,而是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征,而这也应是未来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在一体化背景下所呈现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也承担了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国内法的国际履约责任。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基因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转基因安全立法来看,现行的法律条文存在诸多含糊不清的表达∞,这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律实施是非常不利的。“法典之最高品位在于准确”②,而立法的完善也能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2、,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的研究是切实的。①蔡永民:《论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其法律规制》,《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6-21页。②[日]穗积陈重:《法典论》,樊树勋译,上海昌明公司1907年版,第5页。@[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2一、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一般理论(一)转基因生物安全1.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概念辨析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置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转基因生物安全,因此有必要明晰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的概念。转基因技术,又被称为DNA重组技术“Recom

3、binantDNATechnology”,基因修饰技术“GeneticallyModifiedTechnology"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MolecularBiotechnology”的一种。是指以通过改良生物的性状,并且使这种特定的性状在生物的后代中得到稳定遗传为目的,将一种或者数种生物的基因“geneofinterest”运用分子生物技术植入生物的遗传体系内,进行基因重组的技术。转基因生物,词源于英语“TransgenicOrganisms”。70年代,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recombinedDNAtechnology(DNA)”最早被应用于动物和植物育种领域时,采用的

4、是被表达的目的基因通过转入生物体的形式,这种利用转入形式产生的新物种则被称为了“TransgenicOrganisms’’,即“转基因生物”。90年代以后,生物技术的发展增快,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使得生物体获得新性状的途经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导入外源基因。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其他方式对遗传物质进行改良与加工。严格意义上来说,在不导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改变物种性状的技术已经不能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称为“基因修饰技术”更加恰当。因此现代社会开始使用“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即“基因修饰生物”,来代替早期的“TransgenicOr

5、ganisms”①。这种表述方法也逐步被确立下来,如《议定书》中将转基因生物定义为“LivingModifiedOrganisms(LMOs)",即“基因修饰活性生物体”。事实上,“基因饰变生物"概念已经将我们习惯表述的“转基因生物”所吸收覆盖@,但是“基因饰变生物”仅指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只有应用重组DNA技术的才是生物技术。为方便理解与表述本文以“基因饰变生物”为“转基因生物”本源,继续沿用“转基因生物”一词。1。生物安全与转基因生物安全概念辨析转基因生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理解转基因生物安全含义就必须先理解生物安全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

6、的明晰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真实内涵。目前,环境法学界学者对于生物安全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两种是。闫新甫:《转基因植物》,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②Swanson,TimothyM,Biotechnology,Agriculture,andtheDevelopingWorld:TheDistributionalImplicationsofTechnoloricalChange(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EdwardElgarPublishing,Inc,2002),PP,15-16。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受到广泛认同的。第一种是以状态上来

7、理解生物安全,即生物安全的形态表现为某种稳定状态。比如蔡守秋教授认为“生物安全是指生物种群的生存发展处于不受人类不当活动干扰、侵害、损害、威胁的正常状态”①。王灿发教授也认为,“生物安全应当是指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生命和健康不受人类生物技术活动及其他开发利用活动侵害和损害的状态。②’’第二种,由王明远教授提出,根据风险防范衍生出的界定方式,“生物安全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安全的防范’’@,这种观点重新对于“生物安全”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其主要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