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

ID:32217505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1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_第1页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_第2页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_第3页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_第4页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名人专题讲座之陆游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陆游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2]建

2、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3]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4-5]初入仕途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6],陆游像[7]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8]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

3、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9-11]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12-13]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14]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15];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16]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17-18]北伐献策绍兴三十二年(116

4、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陆游西安石刻像[19]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20-21]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22]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张焘入宫质问,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23]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符离之战),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24]隆兴二年(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

5、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25]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26]乾道元年(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27-28]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

6、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29]军僚幕府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陆游,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30-31]乾道七年(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得书甚为欣喜[32],只身前往南郑,与张季长[33]、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同在南郑幕府任职。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34]陆游到王

7、炎的军幕后,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35]时吴璘之子吴挺代父掌兵,骄傲放纵、多次因微小过失杀人,王炎不敢得罪。陆游建议用吴玠之子吴拱代替吴挺掌管兵权。王炎认为“吴拱胆怯、缺少智谋,遇到敌人必败”,陆游反驳说:“吴挺遇敌,又怎能保证他不败?如果吴挺立有战功,更难驾驭。”至韩侂胄北伐时,吴挺之子吴曦叛敌,陆游的话果然得到验证。[36]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37-39]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