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ID:32237530

大小:2.10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2-02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_第1页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_第2页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_第3页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_第4页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硕士研究生:专导业:丁晓肿瘤学师:韩俊庆教授中文摘要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提前。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证明乳腺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可能与乳腺癌风险相关。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中Zn、Mn、A1、Cd、Fe、Mg、Ca、Pb、Cu、Ni、Ti、Co、Li和Cr等十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58名乳腺癌患者(病例组)选自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年龄26—62岁

2、,平均年龄44.974-9.54岁。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TNM病理分期,I期5例,II期3l例,III期22例。5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选自同一时期同一医院常规查体者,无乳腺疾病史和肿瘤病史。调查表记录了观察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其中包括月经情况、月经初潮年龄、停经年龄、第一胎足月产年龄、生产次数、有无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饮酒、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和体重指数(BMI)等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应用体重/身高2计算BMI(kg/m2)。所有研究对象同意参加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济南地区,无重金属接触史。对照组的年龄和其它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与病例组相匹配。如

3、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已知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偏倚则可能发生。2.研究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清晨十--'b时空腹血,离心取血清,用精密加样器取0.5ml血清,加1.5ml双蒸水振荡混匀。使用美国Beckman公司Spectraspan—V型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DC卜AES)测定血清中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Zn、Mn、A1、Cd、Fe、Mg、Ca、Pb、Cu、Ni、Ti、Co、Li和cr含量。质量控制指标:检测限制、精确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Zn、Mn、Al、Cd、Fe、Mg、Ca、Pb、Cu、Ni、Ti、Co、“和Cr的检出限制分别是0.0174pg/

4、m1,0.0041pg/ml,0.0072ttg/ml,0.0048pg/ml,0.0106l_tg/ml,0.032)lg/ml,0.016gg/ml,0.0193ttg/ml,0.0033pg/ml,0.0032ttg/ml,0.0027pg/ml,0.009pg/ml,0.0029gg/ml和0.0046pg/ml。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认)测定血雌二醇(E2)、孕酮、睾酮(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催乳素(PL)、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3.统计分析:应用SPSSl3.0分析全部资料。应用t检验比较病例组

5、和对照组特征的连续变量的差别,应用卡方检验比较离散变量的差别。检查微量元素测量值的发布,呈正态分布。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Zn、Mn、砧、Cd、Fe、Mg、Ca、Pb、Cu、Ni、Ti、Co、Li和Cr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别。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和Welch法(方差不齐时)用来比较I期、II期和IIl期(TNM分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Zn、Mn、A1、Cd、Fe、Mg、Ca、Pb、Cu、Ni、Ti、Co、Li和Cr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别。多元回归的逐步回归法用来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中Zn、Mn、A1、Cd、Fe、Mg、Ca、Pb、Cu、Ni、Ti、Co、

6、Li和Cr等十四种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结果用平均值士标准差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特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BMI、月经情况、月经初潮早(<12岁)、停经晚(>55岁)、第一胎足月产晚(>30岁)、生产次数、有无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饮酒、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已知的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Zn、Mn、A1、Cd、Fe、Mg、Ca、Pb、Cu、Ni、Ti、Co、Li和Cr等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别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Mn、AI、Cd、Fe、Mg、Cu、Ti、Co和“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7、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中Cd、Mg、Cu、Co和Li含量明显升高(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