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

ID:32258020

大小:62.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2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_第1页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_第2页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_第3页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_第4页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之舍与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舍与得古人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如今,面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教育别无选择,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

2、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科学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弊端正在于它的片面性。如今,要更加深入地实施好素质教育,就势必要狠下心来舍弃不必要的应试教育的传统。所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决舍弃无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有舍才有得! 一、舍形得质1、形式主义的阅读   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种强调多读、熟读当今很有市场。于是乎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还我读书声”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教师挖空心思,

3、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的“读”,绞尽脑汁在教学的环节上加上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没完没了地读,直到把自己读烦为止。比如,“请带着忧伤的感情读”,“请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请你重音读这个词”,“哪里读得要快一些?哪里读得要慢一些?”一位教师讲《再见了,亲人》,课堂上,她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诚然,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出现“小和尚念经”现象也是语文教学理论的退化,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作弄。“书声琅琅”,秩序井然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

4、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以及才智的消磨。我们提倡多读,但不是傻读。读要有目标,要有层次,要有质量,在读中教师还要说,还要讲,还要训练,还要指导,否则,语文教学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2、花里胡巧的表演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放飞孩子想象的地方。课堂应当有活动性质和游戏精神,活动和表演能够让学习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表演手段再现课文的情境。然而,有的表演却把语文课堂糟蹋得体无完肤。一位教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者讲到李大钊被捕一段时,让学生演课本剧。给“李大钊”戴上礼帽,穿上长袍,给“特务”戴上墨镜,拿上玩具手枪。几个“特务”一拥而

5、上,笑嘻嘻地喊道:“不要放走一个!”其中一个“特务”把“李大钊”拽住,大声吼道:“给我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说着,“特务”夺下“李大钊”的手枪,又把他全身搜了一遍。“李大钊”此时没有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而是“扑哧”一笑,随即课堂上乱套了。有的学生大笑,有的学生喊叫,有的学生鼓掌,教师完全失控了。   表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于内,要表现出人物复杂的情感态度;于外,通过肢体的演示和媒介物的变化,来展示和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教者的失误——没有指导学生关注藏在“戏”后的故事,及故事蕴藏的感情,所以我们看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这样的热闹肤浅中白白

6、浪费掉了。3、眼花缭乱的课件有些公开课,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结果课件代替了大脑,形式代替了思考。一位教师讲《语言的魅力》,她做了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画,配上音乐让学生欣赏。随着音乐声,屏幕上出现了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流水人家,学生完全沉浸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之中。在一组春天的画面之后,屏幕颜色变暗,出现了那个行乞的盲老人,背景音乐变成二胡曲《二泉映月》,给人一种悲凉、凄惨的感觉,甚至有的学生听了以后就哭了起来。当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学生有的说:“如果我是行人,我会把我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这位盲人。”还有的说:“我爸爸是医生

7、,我要让我爸爸给他治病。”整个课堂转向了“我们要有同情心”“要同情这个盲人”,而不是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可以这样说,这堂课上刺激学生学习的,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而不是学习本身。这个教例无疑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   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帮助学生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深刻的意义建构,是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实质。否则,除了帮助教师“作秀”,又有多大意义呢?在全国大型的观摩课上,许多大家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不用多媒体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照样让学生如痴如醉。他们的课之所以受到欢迎,靠的

8、是内功,而不是华美绝伦的多媒体课件。当然,以上所述,并非拒绝媒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