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ID:32264439

大小:1.0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2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1页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2页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3页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4页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海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果要再现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下列情节中不应该出现的是()A.使用耒耜耕地B.制造出色彩鲜丽的彩陶C.居住干栏式房屋D.吃大米饭2.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3.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最能说明()A.宋代海外贸易发达B.宋代城市商业繁荣C.宋代造纸术兴盛D.宋代全国发行纸币4.黄仁

2、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A.秦汉B.魏晋C.宋元D.明清5.如图,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图片。据图片的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A.列强的侵略B.中国人民的抗争C.列强的正义行为D.中国人民的探索6.研读下面的史料和图片,从中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B.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7.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说明了淮海战役()A.胜利来自人民群众

3、的支持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依仗老百姓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8.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①废科举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京张铁路通车④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9.右图记载了我国一项科技成就,我国爱好和平却依然研制此武器的原因是()A.为世界大战做准备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C.针对美国反华势力D.加强国防力量,打击霸权主义10.“沸水顶壶盖”“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想象却引发了两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两项科学发明(发现)。这两位科学家和两项科学发明(发现)是

4、()A.瓦特——改良蒸汽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牛顿——力学三定律C.富尔顿——蒸汽轮船爱因斯坦——相对论D.本茨——汽车爱因斯坦——相对论11.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统一黄河流域B.北方民族大融合C.未完成封建化D.阶级矛盾尖锐12.下面是小周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古代文化典籍成书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②④①③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13.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全体公民可以

5、参加公民大会B.“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亚历山大东侵的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D.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4.2011年国家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并且呼吁国共合作共办纪念活动。历史上能反映国共合作的事件有()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抗日战争的胜利③新中国成立④北伐战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④15.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6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D.“求同存

6、异”的方针16.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它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它”是指:()A.凡尔登激战B.德国闪击波C.萨拉热窝事件D.中途岛海战16.如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36分)618.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侵略之船】图一是近代英国侵略者乘坐的兵船。这些兵船越过茫茫大西洋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

7、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这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并写出材料中“兵船越过茫茫大西洋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对应的历史事件。(3分)【探索之船】图二是轮船招商局运行的船只,这些船不仅仅是招商,也是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中国人探索救道路之路的一个缩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