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

ID:32264639

大小:46.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2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_第1页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_第2页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_第3页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答案(副省):“官赖”现象一、请根据“给定资料2”,指出“官赖”含义,并概括其背后的问题。(10分)要求:内容全面,分条归纳。不超过100字。【中公参考答案】“官赖”是指政府欠债不还,其背后凸显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政府诚信缺失,危及了政府使用权力的基础;二是干部管理、财政管理出现制度漏洞;三是不科学的政绩观导致权力运行出问题。二、“给定资料1”中谈到G省Z市党政机关公然欠债不还,充当“官赖”。请你谈谈Z市党政机关为何有底气一赖到底。(1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中公参考

2、答案】Z市党政机关敢一赖到底是因为:一是“官赊”因求政绩乱花钱没有问责,花了白花。新官不理旧账,仿效攀比,恶性循环。二是法院奈何不了“官赖”,赖了白赖。领导在判决书前拒不承认欠款,甚至玩起资金“躲猫猫”,造成“无可执行财产”假象。三是万不得已,最终总有财政兜底买单,土地抵押还债,欠了白欠。三、“给定资料3”中网友们对政府欠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假如你是H市宣传委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3”,针对网友们的观点,给他们写一个回帖。(20分)要求:立场正确,内容全面,论述有力,不考虑格式。不超过400字。【中公参

3、考答案】针对网友们不赞同政府为求发展而不惜举债度日的观点,回复如下:网友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存在的政府过度举债、透支诚信、地方债务愈演愈烈的问题,并且对此持反对态度,但网友们的观点也有一定的片面性。适度的地方债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政府良好运用财政手段的表现。政府欠债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政府承担经济建设的重担,而地方建设所需资金数额庞大,工商税收无法填补资金缺口,政府财政收入单一,这就需要政府搭建融资平台,适度举债,弥补财政不足。适度的地方债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

4、力,改善民生条件,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抗击自然灾害。我们通过加强融资和预算约束,完善信息披露;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评级机制,防止过度举债;探索新型融资模式,杜绝土地财政等单一的财政收入模式,能够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地方债务的作用,造福于民。四、“给定资料4”中谈到“官赖”问题不再是个别地方的问题,而是已经上升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请你参考“给定资料4~5”,简要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要求:(1)原因分析合理,对策有可行性;(2)内容全面,针对性强;(3)不超过400字。【中公参考答案】“

5、官赖”频现的原因较复杂。从源头上看,由于官员考评机制畸形,地方官员为个人提升、权力寻租,盲目举债发展,而后继官员不理旧账,导致大量地方政府历史性欠债无法偿还。从法律上来看,法律缺少对地方偿还其债务责任的明确划分。从官员自身来看,“官赊”盛行是受享乐主义影响,公款超标消费。要想脱掉“官赖”帽子,除了要及时清偿欠款,还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干部科学管理,杜绝“官赖”。建立健全干部科学考核、问责和惩戒机制,培养诚信政绩观。杜绝盲目举债发展,避免政府欠债不还伤害民心。二是加强债务法制管理,消除“官赖”。以法律明确责任,推动财政预

6、算法制化、精细化,将地方政府融资举债纳入法制轨道。三是完善监管约束机制,抵制“官赖”。前移监管关口,规范基建管理,坚持“轻重缓急,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强民主决策,守住政府欠债还钱的底线。五、“给定资料”谈到“官赖”频现,危及政府诚信,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官赖’:政府之殇”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1)联系实际,论述深刻;(2)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4)总字数1000~1200字。【中公参考例文】“官赖”:政府之殇“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

7、,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也是社会诚信的奠基人,坚守政府诚信有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然而,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官赖”横生,有恃无恐,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之殇。在政府欠债不还的背后,凸显的是制度之弊和权大于法的人治困境。“官赖”滋生,根源在于制度漏洞。一些地方政府欠债多年不还,老百姓无计可施,而相关责任人却安然无恙,这种怪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制度出了漏洞。没有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还是以GDP作为量化考核标准,一些领导为了个人升迁,大搞建设,不惜举债谋发展,导致地方债务负担沉重,于是就出现了

8、“官赖”问题。此外,由于缺乏严格的干部问责机制,失信成本太低,守信者往往成为受害者。于是,就出现仿效者,“官赖”问题越滚越大。这种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早在清朝时期就十分盛行,由于制度漏洞,清朝买官卖官十分猖獗,新官上任忙于敛财,清还旧账无从谈起,而最高统治者对此无动于衷,被政府赖账的百姓只能白白吃亏,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