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

ID:32272730

大小:1.0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2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_第1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_第2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_第3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_第4页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二物理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

2、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分析论证   D.进行实验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AB太阳光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

3、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6.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

4、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7.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AB段,冰仍然处于固态,一点点都没有熔化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1)(3)B.(2)

5、(4)C.(3)(4)D.(1)(2)9.“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8A.“我”和“你”成双B.“我”和“你的影子”成双C.“我”和月光下地面上影子成双D.“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10.在下列各图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    )11.冰的量一定能增加的是()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C.-2℃的冰放进0℃的水中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1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

6、断正确的是()A.-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80℃的酒精是液态D.铅的凝固点是-328℃13.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14.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

7、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B.“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C.“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D.“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15.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一把

8、“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第II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6.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