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ID:32275010

大小:147.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02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1页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2页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3页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4页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温州市(二)(14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

2、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每有会意(2)性嗜酒(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三)(10分)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21-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

3、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或逢上怒甚,

4、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二)(14分)17.(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18.(3分)B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0.(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三)(10分)2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23.(

5、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杭州市-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6、。(二)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注]①鬻(yù):卖。②牟牟

7、:通“哞哞”,牛叫声。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张元怪之(责备)B.速延医治之(邀请)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D.引之使出(牵,拉)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B.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D.以杖击牛曰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21-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

8、。(4分)19.A(3分)20.BD(4分,各2分)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4分,分析2分,结论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湖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林尽水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