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

ID:32275926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2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1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2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3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4页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山西省中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省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训练试题试卷分析科目:语文单位:西烟中学语文教研组时间:2012.3.2410全省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试卷分析全省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训练已落下帷幕。为了客观、真实、及时地反映试题试卷的情况,便于今后教学研究和有效复习,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对本次语文试题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结果如下:试题部分(一)总体评价:本份试题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运用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命题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

2、的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总的来说,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基本达到检验阶段复习效果的目的。试题紧扣《课标》和2012年考试说明命制,对初三最后冲刺阶段的语文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二)具体分析:1.知识采集情况【总评】本次适应性训练的试题回归课本的导向性明确,覆盖面广,题型规范,考点周全,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积累能力、观察能力、辨析能力、主观评析能力及真情写作能力的考查。【细评】第一大题(基础)回归课本,注重积累,题目涉及诗词积累、字音形、文学常识及语法知识、10名著阅读等多个方面,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

3、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大题(阅读)从古文、记叙文、议论文多个角度,不同侧面设题,注重文体知识的考察。此份试题未涉及说明文。2.主客观题的比例设置【总评】主客观试题设置比例合理。比值为1/3(客观题占30分,主观题占90分),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思路吻合。【细评】:第一大题(基础)以客观题为主,满分20分,有18分为客观题。与今年考试说明提到“注重基础,回归课本”的命题思路一致。第二大题(阅读)文言文阅读继续遵循“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原则,试题以客观题为主;记叙文选材适宜,文质兼美。题目的设置涉及内容的感知、形象的分析、写法的初探、语句的品析、主旨的把握考查,题意清晰;议论文阅读选

4、文适当,观点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性质,论据充分,可读性强。题目设计包含了论点的判断,论证方法的辨析,表达方式的掌握,论据的补充及观点理解几个方面。第三大题(写作)半命题作文“读书的”兼具命题作文的限制性与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导语拓宽思路,题干简洁明了,要求清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读书。试卷部分(一)基本情况10题型分类(一)基础(二)阅读(三)写作汇总平均得分14.2127.7838.2680.25难度0.710.560.770.67区分度0.420.440.170.38优秀率61.4﹪0﹪15.6﹪10﹪及格率86.9﹪48.6﹪97.4﹪92.6最高分193646101

5、最低分6152554(二)具体分析1.主要成绩①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县局近几年极为重视学生的卷面及书写,细化到卷面分的设置,错题的更正方法,字体及行距的规范要求,学生呈现在试卷中的卷面极为整洁,书写较为规范,很少出现胡乱涂抹、字迹不清的现象。②思路清晰,表达合理由于我校长期对学生答题思路的有效训练,本次试卷中反映出学生解答每一问题时,基本做到了思路清晰明了,表达条理规范,这一点在现代文阅读题中体现极为明显。③注重基础,掌握牢固本次试题基础知识偏多。在七、八年级内容尚未复习的情况下,我校学生10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理想,30分的基础题,多数学生得分在23分以上,这与我们一贯注重基础知识的

6、正确性,将识记教学落到实处密不可分。2.存在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1)基础:年级均分为14.21分。【存在问题】第1题中“燕”“生”“身”“罔”“满”等字的书写有误;第2题“称”的读音掌握不牢;第3题“因地制宜”“再接再厉”“重峦叠嶂”“谈笑风生”等加点字的辨析不清;第5题《名人传》的作者知之甚少。【主要原因】①涉及七、八年级的知识尚未复习;②平日教学未注重对易混淆、易出错字的辨析。【应对策略】夯实基础,务求准确,认真细致,力避失误。(2)阅读:年级均分为27.78分,记叙文阅读的得分率偏低。【存在问题】①文言文字词解释与翻译不够准确,如:第7、8题;②审题不到位,不按要求答题,

7、如:第10、11、17、20、21题;③整体感知能力较差。如:第6、11、12、13、16题;④文体阅读的知识欠缺,不能使用正确的文体术语,按照特定的文体特点回答问题,如:第14、18、19、20题等。【主要原因】①尚未进行分类专题复习;②审题习惯的培养未在教学中引起足够重视;③文体术语的有效讲解与区分未在教学中落到实处。10【应对策略】①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加强针对性训练与指导;②将审题习惯的养成细化到每课时的教学,每道题的讲解中;③梳理文体阅读的知识与方法,减少无谓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