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ID:32279805

大小:10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02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1页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2页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3页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4页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语文模拟试卷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C(A项晕车(yùn)丧钟(sāng);B项殷勤(yīn)框架(kuàng);D项粗糙(cāo)蟠桃(pán))2.A(B项察言观色;C项悬崖绝壁;D项无精打采。)3.A(“反哺”指报答养育之恩反过来孝敬赡养老人;“哺育”指父母抚养子女。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膛。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义正言辞: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根据语境可知应选义愤填膺。浑然不觉: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毫无察觉的样子,常常用来形容专注入神。混沌不知:模糊,糊

2、涂毫不知晓。所以选“浑然不觉”。相形见绌:形:对照;绌:不如,不足。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结合语境应该选用“相形见绌”。4.C(结合前后句子关系可确定第一空应选“因为”,第三空应选“如果”,故而选C。)5.C(津津乐道本身就有谈论的含义和后文“谈论”重复。)6.D(A项否定不当,应该是“避免道路交通拥挤”;B项,决赛争夺的是冠军,而非冠亚军;C项,“开展……行动”宾语中心语残缺。)7.C(A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项,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D项,“等”和“……”作用一样,8.C(A

3、项“丝竹”,B项“捧腹”,D项“鸭舌帽”“红领巾”都是借代;C项属于比喻和夸张。)9.C(②为总述,④紧接“对手”而谈,①③延续和后文连接故而选C。)10.D(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风格被誉为“含泪的微笑”,《麦琪的礼物》是他的作品。)11.C(顾:回头看)12.A(题干和A项为目的连词“来”,B项实意动词“认为”,C项介词“拿,用”,D项介词“因为,由于”。)13.D(题干“侧”属于名词作状语,“从边上”;A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水;B项“归”,动词使动;C项“刃”,名词作动词,杀;D项“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14.A(汉武帝最终改变决定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3

4、小题,共48分)参考译文: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希望呢。”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说:“你还不快走!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15.皇上已经长大了,难道还会顾念你哺育他的恩情吗?(3分)16.(1)千金散尽还复来(2)唯见江心秋月白(3)卷

5、起千堆雪(4)暮霭沉沉楚天阔17.示例:看着花架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的杂院,老赵满意地笑了。(4分)18.【答案】示例:一粒尘沙,以它孤独的身影,汇成了沙漠的广袤;一株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装点着春天的田野;(一株小草,以她无华的素颜,展示着生命的顽强)符合题干要求,按照例句使用拟人手法,2分;语言简明生动,2分。19.(4分)补全对话:(1)再玩会儿(2)母:该起床了子:再睡会儿拟写标题:颠倒(或“黑白颠倒”)(符合要求即可得分)1320.秋高气爽,江面因没有江树繁枝茂叶的阻挡,视野显得特别开阔。本已顺流东下,且有好风相送,诗人内心无比愉悦,且对前程充满憧憬和激情。(4

6、分)21.表明自己和辞职归乡的张翰志愿不一样。作者远离家乡,要去剡中,那里有名山,有自己仰慕的古代政治家的遗迹,在名山中可以结交名流,树立自己的声誉,可求得积极用世的机会。(4分)22.C(由第③段“其成熟的应用多出现在医学、教育领域”和第⑥段“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3D打印技术的适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可知表述不符合文意。)23.A(由原文信息不能明确先后,其实德国库卡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水滴形奥迪RDQ车身在先,电影《机械公敌》中出现的在后。)24.C(“3D打印技术可用于……乃至生物克隆领域”文中并无此信息。)25.(1)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过于重要;(

7、2)随意丢纸团,只注重说教,不注重身教;(3)轻视体力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4)不尊重别人。(每要点1分)。26.(1)指文中母亲对儿子的“教诲”;(2)指老人对孩子及其母亲的教诲;(3)指这一故事对读者的教诲。(能说出前两层意思即可记4分)27.B(中年女人以老人为例证对儿子进行了教育。)语文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C(A项“间隙”应读作“jiàn”;B项“咀嚼”中的“咀”应读作“jǔ”;D项“中肯”中的“中”应读作“zhòng”。)2、A( B、融会贯通,C、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