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

ID:32282495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2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_第1页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_第2页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_第3页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_第4页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复习题库一、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d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1.化学危险物质的概念化学危险物质是指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在生产、贮存、装卸、运输等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物质。2.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及特征第一类:爆炸品: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高氯酸。2)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二亚硝基苯。3)无重大危险的爆

2、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易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3)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第三类:易燃液体此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分三项: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燃烧特性分三项:第1项:易燃固体,如红磷、硫磺等。第2项:自燃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11-第3项:遇水易燃物品,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3、。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易引起性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第1项: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等。第六类:毒害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毒性计算所用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示(如为吸入中毒,则用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等)。(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量

4、或浓度(LD0或LC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第七类: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畴)。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分三项: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第3项: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3.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危险性1).物料危险性大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都也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2).工艺过程复杂化学反应复杂:如氧化、还原、氢化、硝化、水解、磺化、胺化等。工艺复杂:涉及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

5、凝、精馏、提纯、吸附、干燥、粉碎等多个化工单元操作。3).高温与高压(低温和真空)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2Mpa;高压聚乙烯生产压力为300Mpa;乙烯生产工艺中裂解炉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乙烯深冷分离温度需降到零下167摄氏度4).危险源集中-11-5).连续作业4.化学危险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1)沸点:在101.3kpa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沸点越低,气化越快,越易达到爆炸极限。2)闪点:在101.3kpa大气压下,某液体表面上方释放出的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可闪燃5秒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3)自燃点:某物质接触空气发生起火或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并

6、且在此温度下无火源时,物质可继续燃烧,它取决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料的大小、形状和性状。4)爆炸极限:某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着火或引燃爆炸的浓度范围(体积分数),最低浓度称为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5)报警内容:1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2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3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4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5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5.化学危险物质运输的安全规定“三定”:定人、定车、定点“三个环节”:发货、装货、提货“三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路6.化学危险物质事故的应急处理1)紧急疏散;1)如泄漏物质有毒,发放个人防护用品;2)由专人引导护送,向上风方向转移;3)不要在低洼处

7、滞留;4)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或着火区。2)现场急救:1)将甚至不亲的人置于侧位,为呼吸困难者提供氧气,为互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2)皮肤污染,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大量清水清洗眼、耳、鼻、口腔;3)冻伤人员,应迅速复温(40-42℃水浸泡,轻柔按摩);4)烧伤人员,用水冲洗降温,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伤面;5)口服有毒物质者,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或洗胃;6)现场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