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

ID:32288203

大小:4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2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_第1页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_第2页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_第3页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_第4页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考点及题型和对策一、积累和运用1.字音选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2.字形找错别字并改正3.词语运用及方法A、同义词的区别方法词义的轻重差别、程度大小的运用搭配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口语和书面语)B、判断词语的运用角度:望文生义褒贬颠倒适用对象不当不合语境误用谦辞敬语误用典故适用范围不当比喻不当重复用语生搬硬套、牵强附会4.名词填空精读课文涉及的名言警句及课后练习题中要求背诵的内容5.重要作品、作家精读课文6.名著阅读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思想内容其中的小故事二、阅读解题步骤:读题(抓住题关键点)——读文(整体把握)—

2、—重点读文(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再看原文)——答题文言文(课内外精读篇目比较阅读)考点:1.解释词语2.翻译句子3.概括主要内容4.思想感情5.分析人物形象6.写作手法记叙文阅读1.加点词语的含义格式:这个词语原指……这里指(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起到了……作用。方法:A.结合特定语境、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含义B.分析词语感情色彩C.解释在句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言外之义2.句子的含义及作用A.含义: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B.作用:位于开头内容:开篇点题渲染氛围设置悬念为后句定下某种感情基调交代故事背

3、景、起因、主人公出场结构;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位于中间内容: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结构:承上启下位于结尾内容:深化中心点明主旨引进读者共鸣、交代故事结局结构: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扣题高潮段作用:集中体现故事的主题、矛盾、集中显露人物品质、性格3.关键语句点明主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过渡句4.文中语段之间的关系:并列承接递进总分5.概括主要内容本文记述了(描写了)……的故事(经过、事件)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6.品味(赏析)语言

4、A、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动词:准确、具体的写出了……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为中心服务明了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言外之义B、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答题格式:我喜欢xx句,因为它xx。对策:一、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1).修辞之美比喻、拟人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排比: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了+对象+特点又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

5、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强调了……加强语气设问: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点的注意和思考(2)、句式之美-----如骈(pian)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3).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4).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精密的

6、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的为中心服务。)7.文章写法A、表现手法及在文章的作用(1).常见表现手法: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衬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对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渲染、拟人手法、比喻手法、夸张手法、讽刺手法(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在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

7、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计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拟人手法: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象征手法:把特定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感情、增强文章现力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特点、更好的表现文章主题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性和批判性,使文章辛辣幽默B.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C、用法及作用D、特点:严谨完整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承

8、上启下8.表达方式及作用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名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装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概括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