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

ID:32288367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2

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复习《活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介绍毕昇和他的活板印 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疏通文意,朗读、背诵。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栏   一、解题。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

2、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 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板书:活板(科技说明文)  这篇文章的作者

3、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请同学朗读“阅读提示”的有关介绍。  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二、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  板书下列汉字  昇shēng   薄bó唇chún  和huò  炀yáng 砥dǐ    更gēng  瞬shùn  帖tiē    韵yùn    贮zhù粘zhān   燔fán                     沾zhān   予yú    从zòng  旋xuàn    三、学习课文第1段。    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指导学习。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这里义为“用雕板”;印

4、,动词,印刷。尚,还;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使用;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可译为“它”。时,时候;始,开始;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已后,以后;典,经典;籍,一般书籍;皆,都;为,判断动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请同学译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代的人 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它,从五代的时候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 以后(各种)经典书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 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

5、向说明中心——活板。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加黑字 板书)    学生齐读。    四、疏通第2段文意。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  1、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      提问: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根据什么?     归纳: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

6、以“为”译为“发明、创造”。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归纳: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全句意:他的方法 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文字制作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

7、——     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学们注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同学齐读这一句(“其法……火烧令坚”)。    (2)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不同,前一个,助词,可省去,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以下各句同)     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那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东西蒙盖它。     同学齐读这一句(“先设……冒之”)。    (3)“置”后省略介词“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