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

ID:32288371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2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文体知识识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  1、按文学样式一般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2、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互文、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引用。  3、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

2、、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

3、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运用典故借用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中的相关事实或词句,简练叙述内容,集中表现作者情感。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4、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1)表引用(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2)表

4、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4)表插说或中断。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5、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或感受: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

5、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记叙文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一、识记记叙文文体常识(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

6、接抒情之别。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记叙六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和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

7、问解答。2、记叙(叙述)的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第一人称叙述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读者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三人称叙述有何优点答题模式:第三人称记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比较客观地展示生活。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第二人称写作中很少用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3、记叙的顺序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  顺叙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以回忆的形式,先叙

8、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  插叙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