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

ID:32289663

大小:2.73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2-02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_第1页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_第2页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_第3页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_第4页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越冬耐冷性遗传变异及qtl定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本试验利用不同海拔高度,观察越冬糯稻89—1各节位腋芽和稻矸在冬季的成活率;用糯稻89-1与红芒糯、辐陕838、明恢63和N64杂交建立Fl、FI与亲本回交群体和F2群体,分析越冬性及丰要农艺性状在不同生长季的遗传变异:以籼粳交糯稻89.1,蜀恢527的F2代312个单株作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涨含有122个微卫星(SSR)杯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F2单株腋芽越冬利冷性进行鉴定,并利用SSR杯记进行了越冬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71’L)分析,对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千粒重和齐穗期也进行了'QTL分析。同时,通过10个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5个不同海拔高度,对12个品质性状的

2、变异系数、聚类分析及稻米品质性状波动进行了研究,作为论文内容的补充。结果如下:糯稻89.1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不同海拔高度的低温越冬,下年萌发再生(萌发腋芽柬舟于倒5节和倒6节),稻秆成活卒和腋芽萌发率分别达82.6a/o,29%,绝大多数稻杯均能萌发出足够数争的越冬再,}苗,越冬稻苗,}长挈齐,全4育期比TF季长5d,越冬冉生季产餐)/62910kg/hm2,SJF季相当。耐玲睦烙定研究}f,果表明:糯幅89·】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达一缴执意杯准,移栽期时冷性差,为9级。通过遗传分析和f检验,糯稻89一l的越冬性由多基因控制,其遗传力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表现不尽一致;主要农艺性状在正季,再生季和越冬再

3、生季的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和株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正季最大,越冬再生季最小,每稽粒数和结央车再,上季的遗传力最大。研究还发现变异系数越小的性状遗传力越高,在5个农艺性状L卜1,千粒匝变异系数最小,遗传力最大。穗平均总村数和结突事f季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力最小,再生季变异系数最小,遗传力最大,株高和穗长J下季变异系数晟小,遗传力最大。对糯稀89一l与明设63、辐设838、红芒糯杂交F2上要农艺性状的分布研究表明,J下季和越冬再生季的分布比较接近,与再生季差异较大。株高、穗长、禧粒数、千粒重F2均呈正态分布,它们的平均值与Fl很接近,从FI到F2遗传和环境选择作用很小,结实率呈双峰分布,F2平

4、均结实率高于FI,说明F一到F2存在遗传和环境选择,选择的结果总是有利于高结实车的配子。Q’r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腋芽越冬耐冷性在F2群体表现为偏向冷敏亲本的连续分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腋芽越冬时冷性有关的QTL3个,位于第2、3和7染色体上,相应的染色体杯记区问分别是RM526~RM250、RM218~RM232和ILM320~RM560。对表型变异的的贡献率分别为13.1%、6.6%和18%,联合贡献率为30.9%。同时,检测到了2个与株高有关的QTL,3个与穗长有关的QTL,1个与有效穗有关的QTL,1个与千粒重有关的QTL,1个与齐穗期有关的QTL。不同海拔气候因子对

5、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件状在不同每拔高度的变异存在很大差异,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相对稳定,而垩白度、垩白粒率波动较大;通过对稻米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可根掘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的生态敏感型,如垩白度、垩白粒车,第_种是对气候条什变化反府迟钝的生态迟钝型,女¨糙米卒、粘米率、拗长,第一种是介于二右Z川的中叫霉J;随以拔升高,廖浆结上时lⅡJ延长,整精米车增大,垩白度、垩白杠串变小。关键词:水稻;越冬性;海拔;农艺性状;遗传变异{QTL;稻米品质性状。,{f●专ABSTRACTInthepresentexperiments

6、,survivalratesofoverwinteringaxillarybudsandstemswereobservedindifferentaltitudes;Toanalyzetheoverwinteringabilityandgeneticvariationofmainagronomictraitsindifferentseason,theF卜backcrossFtandF2populationwereconstructedfromsexualcrossingamongGlutinou89-1andHongMangNuo、FuHul838、MmgHui63、Ce64;Amolecula

7、rlinkagemapof122SSRmarkerswasconstructedbyusingaF2populationincluding312singleplantsderivedfromacrossofindicaandjaponicaGlutinousrice89—1/Shuhui527.Theoverwinteringabilityofaxillarybuds(OAAB)ofF2sing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