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下) [古典著作]

通典(下) [古典著作]

ID:32293370

大小:1.49 MB

页数:576页

时间:2019-02-02

通典(下) [古典著作]_第1页
通典(下) [古典著作]_第2页
通典(下) [古典著作]_第3页
通典(下) [古典著作]_第4页
通典(下) [古典著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典(下) [古典著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典(下)通典卷一百四十二乐二历代沿革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齐武帝建元二年,有司奏:郊庙雅乐歌辞,旧使学士博士撰,搜简采用。参议,太庙登歌宜用司徒褚彦回之辞,余悉用黄门郎谢超宗辞。超宗所撰,多删颜延之、谢庄辞以为新曲。其太庙二室及郊配辞,并尚书令王俭所作。其祀南郊,群臣出入,奏《肃(成)[咸]之乐》;牲出入,奏《引牲之乐》;荐笾豆,呈毛血,奏《嘉荐之乐》;迎送神,奏《昭夏之乐》;皇帝入坛东门,奏《永至之乐》;升坛,奏登歌;初献,奏《文德宣烈之乐》,次奏《武德宣烈之乐》;太祖高皇帝配享,奏《高德宣烈之乐》;饮福酒,奏《嘉胙之乐》;就燎位,奏《昭远之乐》,还便殿,奏《休和之乐》。还北郊,初献,

2、奏《地德凯容之乐》,次奏《昭德凯容之乐》;瘗埋,奏《隶幽之乐》;余乐并与两郊同。明堂,初献,奏《凯容宣烈之乐》,宾出入及余乐与南北郊同。祠庙,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之乐》;太祝裸地,奏登歌;诸皇祖,各奏《凯容》,帝还东壁上福酒,奏《永胙》;送神,奏《肆夏》;其群臣出入、牲出入、荐毛血、迎神、诣便殿,并与两郊、明堂同。太祖神室,奏《高德宣烈之乐》;穆后神室,奏《穆德凯容之乐》;高宗神室,奏《明和凯容之乐》。四年,籍田,诏骁骑将军江淹造《籍田歌》二章。六年,制“位未登黄门郎,不得畜女妓”。黄门班在五品。明帝建武二年,雩祭明堂,用谢胱造辞。梁武帝思弘古乐,天监元年,下诏求学术通明者皆陈所见。时对乐者七

3、十八家,咸言乐之宜改,不言改乐之法。帝素善音律,遂自制四器,名之为通,以定雅乐,莫不(知)[和]韵。语在《制造篇》中。初,齐永明中,舞人所冠帻并簪笔,武帝曰:“笔笏盖以记事受言,舞不受言,何事簪笔。岂有身服朝衣,而足綦宴履。”綦音忌。于是去笔。乃定郊禋宗庙及三朝之雅乐,以武舞为《大壮舞》,取《易》云“大者壮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以文舞为《大观舞》,取[《易》云]“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国乐以“雅”为称,取《诗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止乎十二,则天数也。乃去阶步之乐,增彻食之雅焉。皇帝出入,宋孝武孝建二年《起居注》奏《永至》,齐及梁初亦同。至是

4、改为《皇雅》,取《诗》“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也。二郊、太庙同用。皇太子出入,奏《(允)[胤]雅》,取《诗》“君子万年,永锡尔(允)[胤]”。王公出入,奏《寅雅》,取《尚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工)”也。上寿酒,奏《介雅》,取《诗》“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也。食举,奏《需雅》,取《易》“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也。徹馔,奏《雍雅》,取《礼记》“大飨客出以《雍》徹”也。并三朝用之。牲出入,宋废帝元徽二年《仪注》奏《引牲》,齐及梁初亦同。至是改为《涤雅》,取《礼记》“帝牛必在涤三月”也。荐毛血,宋元徽三年《仪注》奏《嘉荐》,至是为《牷雅》,取《左氏传》“牲牷肥腯”。北郊、明堂、太

5、庙并同用。降神及迎送,宋元徽三年《仪注》奏《昭夏》,齐及梁初亦同。至是改为《諴雅》,取《尚书》“至諴感神”。皇帝饮福酒,宋元徽三年《仪注》奏《嘉胙》,至齐不改,梁初改为《永胙》。至是改为《献雅》,取《礼记》《祭统》“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今之福酒,亦古献之义也。北郊、明堂、太庙同用。就燎位,宋元徽三年《仪注》奏《昭远》,及齐不改;就埋位,齐永明六年《仪注》奏《隶幽》。至是燎埋俱奏《禋雅》,取《周礼》《大宗伯》“以禋祀昊天上帝”也。众官出入,宋元徽三年《仪注》奏《肃(成)[咸]》,齐及粱[初]亦同。至是改为《俊雅》,取《礼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于学,曰俊士”也。二郊、太庙、明堂,

6、三朝同用焉。其辞并沈约所制也。是时礼乐制度,粲然有序。鼓吹,宋、齐并用汉制曲,又充庭用十六曲。武帝乃去其四曲,留其十二,合四时也。更制新歌,以述功德。天监七年,将有事于太庙。诏曰:“礼云‘齐日不乐’,今亲(奏)[奉]始出宫,振作鼓吹。外可详议。”八座丞郎参议,请舆驾始出,鼓吹从而不作,还宫如常仪。帝从之,遂以定制。初,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白铜谓金,蹄谓马也;白,金色。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弦。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劝》、《天道》、《仙道》、《神王》、

7、《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音败。设无遮大会则为之。其后台城沦没,简文帝受制于侯景。[景]以简文女溧音栗阳公主为妃,请帝及主母范淑妃宴于西州,(秦)[奏]梁所常用乐。景仪同索超世亦在宴筵。帝潸然出涕。景兴曰:“陛下何不乐也?”帝强笑曰:“丞相言索超世闻此以为何声?”景曰:“臣且不知,何独超世。”自此乐府不修,风雅咸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