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

ID:32294997

大小:307.5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2-02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藤野先生》导学案      主备人:陆仕娟审核人:马街中学教科处主任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词语积累。   2、理解“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何尝”、“似乎”等副词对表达句子意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课时安排:3课时课文

2、相关资料:   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回忆。教师归纳、明确。)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   独学内容:   解释下列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将文中的字词抄写出来解释,   绯红:宛如:流言:   畸形:匿名:发髻:   杳:瞥见:美其名曰: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通读课文,辨清应掌握的字的形、音及词语   2理清文章脉落、记叙顺序,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   3了解全文记叙

3、的几件主要事情,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回忆。教师归纳、明确。)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   3介绍时代背景:   4快速阅读课文   a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b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   c根据前面两

4、个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划分文章的部分,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组长可以适当提示组员)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自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与速度。   5、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小组群学)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归纳,提示要点。   6、小组代表展示所学内容   7、研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请一学生朗读,同学们看书并考虑:  (A)、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  (B)、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C)、“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小组内群学,(注意:组长不能包办,只负

5、责记录和总结补充归纳,明确展示的要点)   8、小结: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可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通过对全文的理解你知道着是为什么吗?   写“我”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部分。该部分可分几个大层次?各层次写了些什么内容?概括各层层意。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研习课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   导学

6、过程:   一、检查作业,复习第一部分研习的内容要点。(问题与答案参看第一课时的)   二、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速读课文(对学内容)   明确:该部分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   三、品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品读部分: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6-23)   1、用笔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   2、概括出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从而进一步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   (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   四、研习课文第4、5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

7、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有关注释,仔细阅读课文的第24—31段,并思考下列问题:这一层次写了几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又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   六、研习第二部分第四层次内容:阅读32—35段,考虑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的。   七、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36—38

8、段),考虑这部分写了些什么内容,怎样写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