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

ID:32297170

大小:1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2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_第1页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_第2页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_第3页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_第4页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一历史)2013.1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位于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以上都不是2.《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神农即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B神农带领人们制作陶器C神农带领人们过这一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3.下列各图表示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不是在农耕时代出现的是ABCD4.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和禹的部落联盟B黄帝和禹的部落联盟C尧和炎帝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5.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排序先后

2、最可能的是①氏族公社②原始群居③部落联盟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6.我国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7.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②商朝的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③与商周同期的西南地区成都平原上,盛行独特的“三星堆文化”④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8.《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反映了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而制定刑法D禹刑极为残忍9.分封制在当时实行的目的是A建立军事屏障B削弱贵族权利C排斥异性诸侯D

3、巩固奴隶主的统治10.下列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B秦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的国家C促进了民族融合D战乱给人们带来了灾难1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自然资源要持续利用的思想家是A孟子B孔子C老子D孙子1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A齐桓公B周武王C晋文公D秦穆公61.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南面的是A楚国B齐国C秦国燕国2.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你认为记载这一天文现象的文字应

4、该是A甲骨文B金文C铭文D大篆3.下列战役不是战国时期发生的是A桂林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4.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深刻剖析了中国古代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修筑万里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纳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6.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5、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马迁7.现代注明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人们的言论B禁止儒学传播C树立秦国形象D加强思想控制8.根据西周等级示意图所示,正确的选项是A从上往下,第四层其实劳动者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平民和奴隶身上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正确写A,错误写B)9.()“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最能体现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10.()战国时

6、期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也是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11.()赵国既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12.()春秋战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61.()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军做生意的商携带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铜钱。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6分)3.秦朝疆域最西到达;秦朝修筑的长城西起。4.殷墟出土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帝的名字是嬴政。四综合题(共18分)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6

7、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图①铁制农具图②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异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本:指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复其身:指免除徭役)……——《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6.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1分)7.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2分)8.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分)9.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剖析改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10.2011年1月11日,在位

8、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