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测古文复习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

ID:32304141

大小:18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2-03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_第1页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_第2页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_第3页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_第4页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每日一测古文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每日一测:《虽有佳肴》1.解释加点字(1)虽有佳肴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2、找通假字《兑命》曰3、找出古今异义字并解释:虽有至道不能知其旨也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4、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①不知其旨也②不知其善也5、一词多义学其6.翻译句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翻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2、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7.阅读题①、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②、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③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④主题文章运用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检测《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13》的文章选集,是一部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与《》《》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记录等的问答,记述。每日一测:《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一.解词:1.塞上:2.善术者:3.亡:4.何遽:5.而:6.胡:7.吊:8.其父:9.何遽遽,10.福:11.居:12.数月

3、:13.将:14.胡马:15.贺:16.富:17.良马:18.好:19.堕:20.髀:21.丁壮:22.引弦而战:23.十九:24.跛:25.引:26.折:27.保:二.《塞翁失马》寓意:三.这篇文章的主要线索是:四.文章的情节:()马、()马、()马。五.翻译句子1.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此何遽不能为祸乎?3.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4.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5.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六.写出本文成语并解释成语:13每日一测:《河中石兽》1.填空①体裁:()。②.作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③

4、.《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2.字词解释临:河:干:圮:临:并:阅:岁:余:竟:棹:是非木柿:是:耳:众服为确论:湮:河兵:啮:坎穴:据理臆断:已:如:设帐:竟:并:临:圮:曳:但:倒掷:盖:暴涨:暴,尔辈:究:物理:干:并:焉:求:以为:盖:13溯:阅:固:究:颠: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是非木柿;问今是何世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士卒多为用者C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D.山门圮于河;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翻译下列句子。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5.你从这则故

5、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6.老河兵为什么能成功?7.古今异义:古义:今义:干阅物理是已每日一测:《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

6、)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3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3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

7、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13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5.可以为师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