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

ID:32305565

大小:17.69 MB

页数:309页

时间:2019-02-03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_第1页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_第2页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_第3页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_第4页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本文之所以以“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为题,乃是基于如下的考虑:中国欠缺对民法解释论的研究,而作为日本战后民法解释论最高点的利益衡量论,除了能为我们直接提供一种可供学习的民法解释的理论以外,其产生过程本身,也能为我们提供如何实现中国民法解释学、中国的民法学研究本土化的经验。1994年,梁慧星将加藤一郎的“民法的解释与利益衡量"翻译成了中文,首次将该理论介绍到了中国。时至今日,“利益衡量"早就成了一个我国学者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然而,细观这些讨论我们却会发现,我国学者对利益衡量论普遍存有如下两个错误

2、认识:一是错误地将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与德国利益法学派所主张的利益衡量方法相混淆;二是错误地把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当作了日本利益衡量论的全部,而完全忽视了与之有很大差异,但同样被看作是利益衡量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星野英一的利益考量论。造成这些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我们研究资料的不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何为利益衡量论”认识不准确。为此,笔者将如何全面、详实、细致地呈现利益衡量论的产生背景、内容、影响,作为了本文写作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的方法,坚持以第一手的日文资料为依据,展开对“利益衡量论是什么"

3、的细致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利益衡量论的产生背景",主要是对利益衡量论产生背景的梳理。由于笔者坚持认为,利益衡量论是日本学者为了解决作为外来物的日本民法典(法律)与.日本传统社会以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事实)之间的裂痕,而进行种种民法解释论上的智识努力的产物,因此,作为利益衡量论产生的背景共有如下三者:法典背景、社会背景以及知识背景。日本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协同体关系和身份阶层构造为特征的社会;指导人们行为的是建立在“义理”观念之上的“义理规范"。然而,日本民法典在编纂之时,由于过于强烈的政治目的性,使得编纂者对这些日

4、本的传统都失之考察。不仅如此,对于作为移植对象的西方法律的研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更没有仔细思考如何来协调西方法律与本国传统之间的冲突。这是造成日本民法典与日本社会之间,产生裂痕的根本原因,并直接导致了旨在弥补这一裂痕的日本民法解释学的繁荣。二战以后,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伴随着日本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日本人权利意识的增强,日本民法典与日本传统社会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缓解。但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使日本又陷入了“作为过去的"日本民法典与“作为现在的”日本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学者进行

5、了各种智识上的努力。利益衡量论就是由此而形成的日本主流民法解释论的产物。在这个主流民法解释论的谱系上,末弘严太郎、我妻荣、来栖三郎、川岛武宜是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们的学说,以及围绕着他们的学说所展开的种种讨论,都共同构成了利益衡量论产生的知识背景。除此以外,利益衡量论的产生还深受美国现实主义法学、自由法学等外国法学的影响。第二章“利益衡量论的内容",乃是对利益衡量论具体内容的阐述。加藤一郎和星野英一是日本利益衡量论最具代表性的倡导者。两人的理论在基本的精神实质上面颇为相似,但在具体的操作、哲学立场等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为此

6、,本章对利益衡量论内容的阐述,分别从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与星野英一的利益考量论两方面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人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大体说来,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是一种重在如何解决具体纠纷的民法解释论。他以自由法学为基础,主张人们在裁判纠纷之时,应先在一种将一切法律都排除在外的“白纸状态下”对案件事实进行实质的利益衡量,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然后,再基于检验这个结论的对错、增强这个结论的说服力等目的性的考量,为这个结论附上形式的法律依据。与之不同,星野英一的利益考量论则是一种重在如何解释法律的民法解释论。他强调法律解释应该严格恪守

7、先文义解释、逻辑解释,后探究立法者(起草者意思),再进行实质的利益衡量、价值判断的顺序。但最终决定解释结果的,乃是实质的利益衡量。在完成以上工作以后,鉴于国内学者普遍存在着将利益衡量论与其他民法解释论相混淆的不足,笔者还将利益衡量论与德国利益法学所主张的利益衡量的方法(以方法为中心)、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以理论基础为中心)进行了比较,并依此来探寻利益衡量论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利益衡量论的影响",主要是对利益衡量论产生以后,对日本学界、司法实务界的影响的介绍。利益衡量论对日本学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日本民法解释论

8、的影响;对具体日本民法学研究的影响。就前者而言,日本学界围绕着利益衡量论展开了三个阶段的讨论。第一个阶段的讨论,也就是利益衡量论刚刚产生之时,日本学界围绕着它所展开的日本战后第二2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次民法解释学论争。此时学界对利益衡量论的批判,集中于以下几点:对形式法律的轻视、实质衡量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