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度电子教案

土壤温度电子教案

ID:32306391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土壤温度电子教案_第1页
土壤温度电子教案_第2页
土壤温度电子教案_第3页
土壤温度电子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土壤温度电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Ⅰ教学内容:土壤温度Ⅱ教学目标:掌握:概念土壤热容量、土壤的导热率;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理解:地窖贮菜的原理。Ⅲ教学重点:识记概念,土壤日较差、年较差及垂直分布规律Ⅳ教学难点:土壤热容量、导热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Ⅴ教学时数:2学时Ⅵ教学方法:理论讲授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导言:(10分钟)回忆复习: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生长发育,属硬件知识;第三章至第七章讲述影响影响植物生产的环境条件:土壤、、水分、温度、光照、肥料,属软件知识。课程导入: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与植物生产密切:土壤温度、空气温度Ⅷ新课讲授:(35分钟)板书设计:一、土壤温度:直接影响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形成。(一)土壤的热特性(内因)问:沙土太阳一晒,就变热,到早晨就会变凉,为什么?答:沙土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即土壤温度的改变是因为土壤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为什么?问:不同类型的土壤升高同等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反之,不同类型的土壤吸收和放出同等热量时,土壤温度相同吗?导入:这与土壤的本身的性质――热特性有关。土壤热特性主要指土壤的热容量和土壤的导热率。1.土壤热容量土壤热容量可分为质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质量热容量:指单位质量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g.℃4容积热容量:指单位质量土壤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

3、的热量。单位:J/cm3.℃从概念看出,不同类型的土壤升高同等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反之,不同类型的土壤吸收和放出同等热量时,土壤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不同。热容量大小与土壤温度变化的关系:当不同的土壤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热容量越大的土壤,其升温或降温的数值越小;反之,热容量越小的土壤,其温度变化就越大。补充解释:土壤的类型;土壤的三相组成;分析土壤三相的热容量应用:农业生产上通常以水调温。早春晴天排水增温,冬季灌水保温,夏季灌水降温。2.土壤导热率:是指在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单位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焦耳)单位:J/cm.s.℃土壤导热率高的土

4、壤,热量易于在上下层间传导,地表土温的变化较小;相反,导热率低的土壤,地表土温的变化较大。补充分析:土壤三相的导热率。土壤导热率的变化主要受含水量及松紧程度的影响。应用:中耕,镇压,以改变土壤中的水气比例。第二学时:(20分钟)(二)土壤温度的变化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概念:温度日较差是指一日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13:00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之前。土壤表面温度的日较差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温度日较差小,在土壤深度为30~40 cm时,日较差为零。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最高、高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延后,每增深约10cm,最高温度、最低

5、温度延后2.5~3.5h。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概念:温度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一年中,土壤表面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4土壤表面温度的年较差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温度年较差减小,在一定深度时,年较差消失。(30~40cm),最高、高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延后,每增深约1cm,推迟20~30天。应用:利用土壤深层温度变化较小的特点,在当地最大冻土层以下建地窖,利用地窖冬霜贮菜,夏季贮禽、蛋、肉。3.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天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分为日射型、辐射型、上午转变型和傍晚转变型等4种类型。一年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可分为放

6、热型(冬季,相当于辐射型),受热型(夏季,相当于日射型)和过渡型(春季和秋季,相当于上午转变型和傍晚转变型)。日射型:是指白天地面获得大量辐射能量后,地面湿度急剧升高。特点:随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幅大;越接近地表的土层,温度变幅越大,越深入地下,土层温度变幅越小。辐射型:是指夜间地面由于辐射能散失而降温。特点:与日射型相反,即随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幅小;越接近地表的土层,温度变幅越小,越深入地下,土层温度变幅越大。Ⅹ课后总结:(5分钟)Ⅻ随堂练习:(10分钟)填空:1.土壤的热特性主要指土壤的     和    。2.土壤热容量是指土壤温度与     4的关系,热容量大的土壤,其吸收或

7、放出的热量时,土壤温度变化     。3.土壤中影响热容量的主在成分是,因此农业生产上通常通过排水晒田,冬灌保温等措施来以     调温。4.土壤导热率与土壤中的     有关,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中耕、镇压等来使土壤导热率以生变化而调节温度。5.土壤温度的日较差随土壤深度增加而     ,并每增深10cm,最高最低温度延后     。6.一日中土壤表面温度最高出现在     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     。7.一年中土壤表面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     月,最低值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