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论文

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论文

ID:32306619

大小:13.01 MB

页数:291页

时间:2019-02-03

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清代是中国文化集大成的时期,《诗经》学也呈现出集大成色彩。清人从经学、文学两个向度诠释《诗经》,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本论文以清前中期(1644—1839)《诗经》文学诠释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阅读大量有关《诗经》文献,甄选出文学诠释资料,以史为经,以各个阶段文学诠释现象为纬,探讨这一时期《诗经》文学诠释状况,还原《诗经》文学诠释的历史面貌。全文共分为4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以下5个问题:一、i界定《诗经》文学诠释的内涵与外延,为材料的择取与述论划定界域。二、简述清代以前《诗经》文学诠释历程,以见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并非凭空而

2、起,而是渊源有自,是《诗经》文学诠释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自然发展。三、分民国时期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个阶段,概述学界对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的研究状况。四、梳理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的文献主要存在形式。五、胪列本论文的若干创新点。第二章:清前期《诗经》文学诠释(上)。该章主要论述自1644年至康熙二三十年期间《诗经》文学诠释。包括以下内容:一、此期的《诗经》文学诠释在阐发《诗经》文学性质,以臆说《诗》、张扬文学诠释主体,评析章法、句法、字法、讲析诗意篇旨等方面继承、延续了中晚明《诗经》文学诠释的做法。二、在明清易代、实用思潮兴起的的大背景下,此期《诗经》文学诠释

3、又有新的发展变化——从文学角度阐发《诗经》的社会功能,表现在:陈子龙、贺贻孙褒扬《诗经》的“美”“刺”精神;钱谦益、黄宗羲、贺贻孙阐述“变风"、“变雅”如何通过“以情感人”实现其教化作用;顾炎武、陈子龙、毛先舒肯定《诗经》中一些作品“狡迫直露"的审美风格;顾炎武高唱“文须有益于天下",指出《诗经》作为文学品所具有的认识社会生活的作用;吴乔则阐释了《诗经》之用为“虚用”,不同于应用文的“实用”。三、论述此期《诗经》文学诠释“双杰"贺贻孙、王船山的《诗经》文学诠释。贺贻孙的《诗经》文学诠释主要存于《诗触》与《诗筏》中。他充分认识到《诗经》的文学性质,指出“知《诗》之为经

4、而不知《诗》之为诗者,不可与言经”;并据此提出“观其大意”、力求“圆通”“活动”的诠释方法,反对“拘文牵义”、“呆讲”;彰显创作主体,重视诗人创作时的积极主导作用,认为不同主体面对相同现象产生抒发的情感不同,强调诗人构思在诗歌创作中的积极作用,从“情”着眼揭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示诗人的创作心态与动机,诠释《诗经》代拟的抒情方式;赏评《诗经》妙境,评析《诗经》人物形象、诗法,阐发审美感受。王船山文学诠释《诗经》文字主要存于《姜斋诗话》,此外《诗广传》、《四书训义》、《诗经稗疏》、《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中也有一些。他以“情"为核心范畴文学诠释《诗

5、经》:从“《诗》道性情”出发,把《诗经》与其他经书分开,肯定《诗经》中的说理诗、叙事诗、情爱诗;以“情’’为出发点和联络点,发展丰富了《诗经》“兴观群怨"接受理论,视“情"为《诗经》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媒介。他还评鉴了《诗经》的艺术风格:从旋律与节奏的角度评析《诗经》的音乐美;以“曲尽人情”、“外周物理"为标准,评赏《诗经》中的情景描写;以“意藏篇中”为指导,赏评《诗经》的章法、句法与用韵。船山的《诗经》文学诠释,《诗》学、诗学交融一体。第三章:清前期《诗经》文学诠释(下)。该章主要论述康熙二三十年至雍正朝的《诗经》文学诠释。此期《诗经》文学诠释,注重文本,推寻诗意:李

6、光地提倡“涵泳白文’’,孙承泽要求“以经还经”,朱鹤龄、陈启源虽以考据见长,但也时常阐发诗意与诗法,并时有精彩之论。随着科举考试的复兴,场屋《诗经》用书又逐渐增多,代表作品有赵灿英《诗经集成》、姜文灿、吴荃《诗经正解》等。这类用书讲析诗意,揣摩语气,体现出一定的文学诠释色彩。方苞、储欣,尤其是方苞,自觉以文法理论为指导诠释《诗经》,对后人影响较大。此期《诗经》文学诠释呈现出多维态势:蒲松龄、储欣、汪绂等以世俗说《诗》,把《诗经》拉下圣坛,还原其世俗本相;姚际恒、储欣等从诗画相通入手,揭示《诗经》与画在审美趣味、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相通之处,以绘画手法、技巧评赏

7、《诗经》艺术手法;劳孝舆则通过评说春秋时期赋诗、引诗活动,完成对《诗经》的文学诠释;对《诗经》“诗之祖"的认识向着细深方向发展,如姚际恒反对空言《诗经》为“诗之祖”,要求结合具体作品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田雯认为艳体诗源于《郑》、《卫》之风,叶燮明确指出“诗始于《三百篇》”。此期《诗经》文学诠释的代表人物是姚际恒,其《诗》学著作是《诗经通论》。他继承朱熹回归文本、寻绎诗意,以人情说《诗》的做法及对《诗经》重要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认识,拓展了文学批评《诗经》途径。“圈评以明《诗》旨’’,是姚际恒对中晚明兴起的《诗经》文学评点的重大发展,将《诗经》文学评点推向一个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