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学生学案

长亭送别学生学案

ID:32316715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长亭送别学生学案_第1页
长亭送别学生学案_第2页
长亭送别学生学案_第3页
长亭送别学生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学生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孝义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学案编号2-2-12010年08月03日《长亭送别》学生学案主备课人:贺继红审核人:焦云嵘导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离别也是在一个清秋时节,在傍晚时分,在长亭之中。不同的是柳永的《雨霖玲》重在写远离人柳永的感受。而《长亭送别》则重在表现送别人崔莺莺的感受。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括莺莺在这折戏里的感情2、把握全文的主旨3、背诵并鉴赏几支曲子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2、诵读法、鉴赏

2、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珍惜爱情,同时要有更高的追求——爱情固然美好,但爱情绝不是人生的唯一。补充资料1、元曲概念“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杂剧: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2、元杂剧特点4孝义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学案编号2-2-12010年08月03日(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3、。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4、,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剧本里唱词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商调•集贤宾],“正宫”、“商调”是宫调名称,“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即曲子的名称。曲谱是固定的,戏曲家按谱填词即可。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    科,又叫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如包括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的舞台指示。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

5、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学习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排除读音障碍,准确通顺地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筵()席 张珙(  )  玉骢(  )  难系()迍迍()金钏() 揾(  )做挣揣()余荫()玉醅()4孝义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学案编号2-2-12010年08月03日白泠泠()保揣()绣衾()青鸾()禾黍()谂( )知  谨赓(  )  暮霭(  ) 蹙()愁眉   经忏()   杯盘狼藉()2、解释意思:恨不倩()却()告了破题儿()兀的不()这壁()将()酒来洁()奈时间()合着()酒共()食怕不待要()扶持()举案

6、齐眉劳燕分飞望夫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3、把下列曲词与引用的原诗作品对应起来。 原诗歌作品: ①白居易《琵琶行》 ②乐府诗《东飞伯劳歌》 ③秦观《鹧鸪天》 ④范仲淹《苏幕遮》 ⑤李清照《声声慢》 ⑥宋人《鹧鸪天》 ⑦柳永《雨霖铃》 ⑧苏轼《满庭芳》化用后的曲词: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 (2)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 (3)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 (4)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 (5)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 (6)碧云天,黄花地。( )  (7)阁眼泪汪汪不敢垂。( )4、理解课文内容(1)

7、、浏览课文, 理清剧情结构: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______。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________。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就此拜辞”):______。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________。(2)、细读课文,根据层次体会崔莺莺的感情与性格。(3)、概括本文的主题是什么(4)鉴赏曲子【端正好】【一煞】着重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4孝义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