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

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

ID:32318738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_第1页
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_第2页
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密阅读类型题之思路概括题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段与段、句与句的前后联系、衔接都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安排的。这就是思路。阅读文章,理清思路是前提。如果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能大体辨明,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一般说来,在现代文阅读中,命题者常常从以下这些方面出题:通过划分文段的层次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文章的思路;通过补充或删减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通过考查关键词语或句子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等等。与文章思路有关的命题形式是多样的,涉及考点

2、及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原文处填空(或填词语或填句子)。示例:联系前文内容,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短语。④自省既不等同于    ,也不是    。它是精神层面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小提示:此类题目中要填空的句子多为段落的首句或小结句。是首句的话,一般以承上启下的句子居多,所以填写有关词语或句子一定要联系上段或前几段内容思考。(2)段与段或句与句

3、的前后位置能否互换。示例:文中的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1)     ;(2)     。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清楚两段文字各自的侧重点内容,然后从结构上思考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或者它们与上文或下文的关系。(3)梳理文章的线索。示例:品读全文,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我”对张波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每框限填3字以内词语)  “我”→       →       →       →       →张波小提示:文章的线索有多种,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记住最常见的几种线索形式,其次从题干语中的关键词语(上

4、题为“情感态度”)出发从文中搜寻有关信息,如果没有直接的词语可以解答,则需要从相关情节的描写中加以概括。(4)概括段落的内容。示例:作者从“水”中得到的感悟是:(1)     ;(2)只要坚持积聚,有信念,有恒心,弱小也会战胜强大;(3)     ;(4)     。小提示:概括段意或层意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层意的一般方法有:提取法,就是直接提取段落中的中心句来概括;组合法,就是提取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然后组合成短语或句子来概括;概括法,就是使用特定句式来概括文段内容。(5)划分段落层次或分析段落

5、结构。     示例:下列对本文的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小提示:一般说来,划分段落层次可以首先关注段落中是否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的,其次再关注每段文字所写的内容,内容相关的就作为一层。在划分层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几个层次之间结构上的某种关系。(6)体会段落(或句子)的作用。     示例: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小提示:解决此类题目,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作分析:①内容上;②

6、结构上;③表达效果上。从结构上作分析,就是对文章思路的检测。句子或段落在文章的不同位置,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文章开头,有总提作用;在文章中间,有承上启下、标志思路的作用;在文章结尾的,有总结作用。在阅读中,要正确解答 “思路”类习题,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理清文章的思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划分段落层次入手来理清思路。段落层次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合理地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正确地分析各个段落间的关系,是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文体不同,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也有不同。记叙文可以根

7、据事件发展的过程、时间地点的转换、情感态度的变化等来划分;说明文可根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划分;议论文则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体式,如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划分。2.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对于一些复杂的记叙文来说,由于内容丰富,头绪众多,单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还不能抓住复杂内容有机组合的内在机理和症结,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捕捉串连起复杂内容的“线索”。常见的“线索”主要有:①以时间为线索;②以物为线索;③以人物行踪为线索;④以感情变化为线索。3、关

8、注标志性的词语及段落,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在阅读中要关注一些语言标志:词语方面,要注意一些关联词语。借助这些关联词语,可以辨明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意思侧重点所在;表示顺序的词语有“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词语往往是列举理由或事实的;举例性的词语“例如”“如”,表明这些词的前面是观点,后面是例子;概括性的词语 “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总之”“因此”,表明下文是总结的话,是文章(或段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