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ID:32320152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_第1页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_第2页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2、初步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3、正确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学方法:借用多媒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古文阅读向来是大家的弱项,大家唯恐遇到看不懂的文言文,其实,只要大家能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那么想读懂古文,就不会觉得很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世界,复习中考文言文中实词的翻译。二、出示考试目标师:

2、文言文实词考试的范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呢?首先让我们看看201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的说明古文阅读考试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2)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师:这是浙江省的考试说明提到的考试目标,那么我们温州市复习导引中提到的学习目标又是如何呢?复习导引学习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初步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能正确理解这些词在课文中的意思。(2)理解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在课文中的意义或作用

3、。师:首先让我们看看文言文词语中实词与虚词的区别是什么,实词是相对于虚词来说的。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师:明确了什么是实词后,让我们来看看近年语文中考实词翻译的题型如何。明确:填空题和选择题三、解题方法讲解师:看似简单的题型,但在平时的考试中,老师经常还能发现大家会把实词的解释弄错,我们应该如何让实词的翻译更加准确,更符合文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在练习中寻找解题的方法。(1)、找出通假字

4、并解释学生翻译下列加点的词:既而风定天青,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为汝多知乎?“知”通”智”,聪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高八分有奇。“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通”只”,只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披着,穿。教师明确:要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参照现代意

5、思推断学生翻译下列加点的词:1、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克:攻克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塞:阻塞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塞:边塞教师明确:要参照现代意思推断。把单音节文言实词组词成现代汉词语,比较鉴别后确定其意义。(3)、根据句内语法推断学生翻译下列加点的词:1名之者谁(名词活用为动词)2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状语)3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5猛浪若奔(动词活用为名词)6父利其然(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认为……”)7

6、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译文“使……”)教师明确:要理清词类活用的现象,根据句内的语法推断。(4)、古今意思对照推断学生翻译下列加点的词: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出身卑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教师明确:要理清古今异义的现象,通过古今意思对照推断。(5)、联系课内积累推断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一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7、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富人病且死()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不复有故态()②两狼之并驱如故《狼》③孝基怪之()③得鱼腹中书,固已怪之已《陈涉世家》教师明确: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

8、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6)、结合文中语境推断阅读课外句子——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翻译“过”字(过:拜访)教师明确: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教师小结: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式: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二、参照现代意思推断三、根据句内语法推断四、古今意思对照推断五、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