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

ID:32322460

大小:172.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2-03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_第1页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_第2页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_第3页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_第4页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2篇中考古文原文及字词解释(原文:四号字;需解释的字词句:四号字,加粗;普通注释:五号字;课下注释:五号字,加粗)第2册1、《狼》一屠(屠户)晚(天晚)归(回家),担中肉尽[(卖)完了],止(通“只”)有剩骨。途中(路上)两狼,缀(zhuì紧跟着)行(走)甚(很)远。屠惧(害怕),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扔给狼)。一狼得骨止(停下),一狼仍(仍然)从(跟从)。复(又)投之,后狼(后得到骨头的狼)止而前狼(前边那只狼)又至(到)。骨已尽[(扔)完]矣(了)。而两狼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2、性,无意)并(一起)驱(追赶)如故(像原来一样。故:旧、原来)。屠大(很)窘(困窘),恐(恐怕)前后受其(狼的)敌(攻击)。顾(指往旁边看)野(野外)有麦场(打麦场),场主(主人)积薪(堆积柴草)其(打麦场的)中,苫蔽(覆盖苫:shàn)成丘(小山)。屠乃(于是)奔(奔过去)倚(倚靠)其(柴草堆)下,弛(卸下)担持(拿起)刀。狼不敢前(上前),眈眈相向(瞪着眼看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径直)去(离开),其一犬(像狗似的)坐(蹲坐)于(在)前[(屠户的)前面]。久(很久)

3、之(助词,调节音节,无意),目似瞑(眼睛似乎闭上了。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暇(悠闲)甚(很)。屠暴(突然)起(跳起),以(用)刀劈狼首(头),又数(几)刀毙(杀死)之(代词,代这只狼)。方欲(正要)行(走),转(转到)视(看)积薪(柴草堆)后,一狼洞(打洞)其(指柴草堆)中,意将(想要)隧(打洞)入以(来)攻其(屠户的)后(背后)也。身已半入(钻进一半),止(通“只”)露尻(kāo屁股)尾。屠自(从)后断[(砍)断]其(狼的)股(大腿),亦(也)毙(杀死)之(它)。乃(才)悟(明白)前狼(前

4、面那只狼)假寐(假装睡觉。寐:mèi),盖(原来是)以(用来)诱敌(诱惑自己)。狼亦(也算)黠(狡猾)矣(了),而顷刻(一会儿)两(两只狼)毙(被杀死),禽兽之(的)变诈(欺骗手段)几何[(能有)多少]哉(呢)?止增笑耳(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篇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小说记叙了一个屠户杀死两只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5、,才能取得胜利。狼的性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屠户性格:先是迁就、退让,后来警觉、勇敢、果断、机智;先是心存幻想、妥协让步,后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第3册2、《桃花源记》晋(东晋)太元(年号,不译)中(年间),(有一个)武陵人(省略“以”)捕鱼为(作为)业(职业)。缘(顺着)溪行(划行),忘路之(的)远近。忽逢(遇到)桃花林,夹岸(两岸)数(几)百步,中无杂(其它的)树,芳(芬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渔人甚(非常)异(对……感到诧异)之(这景象)。复(又)前行,

6、欲(想要)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的尽头)其(这)林。林尽(省略“于”)水源(溪水发源处),便(就)得(看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隐隐约约)若(好像)有光。便(就)舍(离开)船,从口入。初(开始)极(非常)狭(狭窄),才(刚刚)通人(能容一人通过)。复(又)行(走)数十步,豁然开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土地平(平坦)旷(宽阔),屋舍(房屋)俨然(整整的样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沼)桑竹(桑树、竹林)之(这)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

7、可以互相听到)。其(代词代桃花源)中(里面)往来(来来往往)种作(耕种劳作),男女衣着,悉(都)如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都)怡然自乐(安闲快乐)。见渔人,乃(竟然)大(非常)惊,问所从来(从……地方来)。具(详细)答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便要(通“邀”,邀请)还家(回家),设酒(摆酒)杀鸡作食(做饭)。村中闻(听说)有此(这么一个)人,咸(都)来问讯(探问消息)。自(他们自己)云(说)先世(祖先)避(躲避)秦时乱(战乱),率(率领)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

8、(乡邻们)来此(这个)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再)出焉(兼语词,从这里。相当于“于之”,“于此”);遂(于是)与外人间隔(隔绝)。问今(现在)是何世(什么朝代),乃(竟然)不知有汉(汉朝),无论(更不必说)魏(魏朝)晋(晋朝)。此人(打鱼人)一一为(对)具(详细地)言(告诉)所闻(所听到的事),皆叹(叹息)惋(惊讶)。余人(其余的人)各(各自)复(又)延(邀请)至(到)其(自己)家,皆(都)出(拿出)酒食(酒饭)。停(住)数日,辞(辞别)去(离开)。此中人(这里的人)语(y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