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

ID:32336334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_第1页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_第2页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_第3页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_第4页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八年级(上)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众多的河湖金桥中学孙亚玲《黄河的治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2)技能目标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爱国情感;通过黄河多沙的人为原因分析,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强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2)根治黄河的措施。教学

2、难点: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探究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黄河景观图,以及黄河形成的文化图片,增加学生对黄河的感官认识。(导入新课)采访一下同学们:刚看了那么多的有关黄河的图片,你对黄河的初步感受是什么?(学生活动)黄河黄(教师活动)黄河是中国含沙量最高的河(学生活动)黄河长(教师活动)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那第一长河是什么(学生活动)长江(教师活动)那么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感受吗?(学生活动)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气势磅礴,雄伟……(教师小结)可见这些都是黄河为我们所作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啊,黄河却是一条害河,应为她在历史

3、上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那么多的灾难那我们得想法治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河的治理(板书)黄河的治理1.源流概况(过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提问)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曾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黄河的发源地,“海”指的是黄河注入的海洋,那么找一找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学生看投影回答问题)(提问)1、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样划分的?谁能在图上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并按源头→下游方向说出来?2、说出黄河

4、流经的地形区。(学生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区,地形区。教师纠正。)(承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教师出示问题以及图片,学生回答)(板书)2、贡献(教师小结)(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看图说明位置特点)(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宁夏平原、河

5、套平原和华北平原。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的干涸土地展现了生机。早在二千多年前,宁夏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也正是黄河水塑造了“塞上江南”。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4)旅游资源(出示壶口瀑布图片)(承转)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直至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忧患。(板书)3、隐患(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结合活动中的图片总结黄河上游段有哪些隐患的存在。(教师活

6、动)在内蒙古宁夏以及山东会出现凌汛,分析原因,展示发生凌汛的动画给学生解释原因(过渡)中游段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大的隐患是水土流失,所以中游段的一大隐患就是水土流失严重,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出示黄河水土流失图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乱砍乱伐看,破坏植被)(读图)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近10米。因此,黄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几次大决口都发生在下游地区,都与河床远远高出地面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下游出现的隐患就是地上河的形成,如果夏季一遇到暴雨就会发生洪水灾

7、害。(展示资料)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时房倒屋塌,人们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提问)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提示学生结合图2.33,图2.34从黄河含沙量大,联想到泥沙来源,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来考虑。)(教师小结)黄河下游地上河-------泥沙含量大(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启发提问]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地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会怎样变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分析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