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

ID:32353273

大小:444.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_第1页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_第2页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_第3页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析崔立新,张家泉(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摘要:利用金属学理论和轧制理论,通过对爆炸焊接不锈钢-碳钢进行热连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对其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中间结合区的变形机理的进行了研究,为不锈钢复合板进行微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做准备。关键词:不锈钢;复合板;轧制;MSC.Marc1前言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有更多的不锈钢复合板代替不锈钢板,使其在等效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还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锈钢复合板是一种以碳钢为基体,单层或双层包覆有厚度一般为0.1—3.0mm不锈钢的用量最大的复合材料。在轻工、化工、石油、海水淡化、制盐制碱、食品工业、核工业

2、、建筑装璜等各个领域里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和装璜材料等,可以取代纯不锈钢甚至取代B30和蒙乃尔合金。它不仅可以在等效的情况下降低成本40%-50%,节约昂贵的铬、镍合金70-80%,而且还较纯不锈钢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再加工性能。爆炸焊接生产复合板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方法以其独有的特点:界面结合强度高,再加工性好;复板和基板的厚度在爆炸前后基本上不发生变化;适用性广;灵活性而且对变形量无要求。这种方法的出现使其它方法黯然失色。但是爆炸焊接工艺在当前的研究仍然有很多不足,比如虽然研究了爆炸焊接后的热轧中基板和复板各自的内部结构和性能变化,对结合区的变形机理、微观结构及其性

3、能却仍有很多不足。本模拟作为唐钢热连轧不锈钢复合带钢项目的实验研究的基础,将力图通过研究,为实验室研究与企业现场实践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唐钢热轧带钢厂的热连轧复合窄带的生产工艺问题与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中间结合区的质量问题。2设备参数和坯料尺寸设备参数:试验在北京科技大学φ300mm二辊可逆式轧机上进行轧制。主要轧机参数如下:轧机能力:250t;平辊辊径:300mm;最大轧制速度:2m/s;辊道宽度:350mm;碳硅电阻棒的箱式加热炉。炉膛尺寸:长×宽×高=810×550×375mm;最高加热温度:1350℃。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由太原钢铁公司提供的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坯料尺

4、寸如表1所示,坯料的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表1坯料的尺寸试样编号123456长度(mm)175185158180171161宽度(mm)686871.5696666厚度(mm)1414151522.522.5不锈钢厚度(mm)333355不锈钢/碳钢0.2140.2140.20.20.2220.222表2坯料的化学成分(%)150成分CSiMnPSCrNiAc0Cr18Ni90.0520.50.920.0250.00417.238.170.03Q2350.190.210.540.040.0180.010.010.02本文利用MSC.Marc软件对不锈钢复合带的平整轧制过程进行了有限元

5、解析,得出了轧件内部各点的应变和应力分布,尤其是中间结合区的变形规律。3计算模型及求解3.1基本参数和假设轧辊直径为300mm,母带厚度为14mm,不锈钢带坯厚度为3mm,宽度为68mm,轧制的压下量为2mm,轧制温度为1200℃。母带材料为Q235,奥氏体不锈钢层为0Cr18Ni9。为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需做下列基本假设:(1)忽略轧件宽展,采用二维分析模型;(2)轧制过程中认为温度恒定;(3)认为轧辊是刚性的,轧件是弹塑性材料。3.2模型的建立轧件是以轧制中心线对称,故取其1/2作为研究对象,该对象用四边形等参单元进行离散。其中母带划分476个单元(图1中下起第1~10行单元)

6、,不锈钢层划分204个单元(图l中上起第l~3行单元)。轧辊用刚体进行描述,整体作为1个目标单元.在轧制过程中,轧件与轧辊接触,因此,为建立轧件与轧辊的接触关系,在轧件的外表面和轧辊表面之间建立相应的接触单元。离散化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左侧圆弧为轧辊),共680个单元,759个节点。图1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图Fig.1Finteelementmesh3.3所采用的求解方法Q235碳钢和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在1200℃的屈服强度分别约为75和85Mpa[1]。由于两层金属的屈服强度不同,并且在1200℃时数值均较小,实践证明,这给程序的收敛带来很大困难。为此采取了极小

7、时间步长和分步加载的方法,使轧件每一子步移动的位移很小。整个轧制过程采取分三步加载的方法:第一步轧件不动,轧辊先给轧件一微小压下,目的是使轧辊和轧件建立良好接触,以便使第二步在摩擦作用下,轧辊能将轧件带入辊内;第二步让轧辊旋转一定弧度的同时,压下轧件2mm,此步轧辊旋转不能太大,否则不收敛;第三步让轧辊旋转至轧件完全轧出.这样在摩擦作用下,轧件从轧辊外逐步被带入轧辊,直至轧制结束。利用MSC.Marc的强大后处理功能,可方便得出任一时刻轧件内任一节点的应变和应力,进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