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ID:32353358

大小:417.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_第1页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_第2页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_第3页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_第4页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专栏导语:面向风险社会的知识生产张海波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知识生产,以实现对现象世界的认识。自1970年代起,社会科学就已经开始试图认知并描述195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现象世界的内在变化,“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历史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这些概念框架都属此例;尤其是“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明确地表述了这一变化的内在属性。根据“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者、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1992)的理解,现代化既是生产力指数式增长的过程,也是风险制造的过程,风险的制造是生产

2、力指数式增长的负面后果,一旦这些负面后果超过了生产力增长的收益,风险就会取代增长而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逻辑,工业社会也就按照自身逻辑发展到了风险社会阶段。风险社会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2000)则认为,风险社会来临的标志是内部风险(InternalRisk)超越外部风险(ExternalRisk)而占据主导地位。无论采取哪一种标准来看,风险社会都已然来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传统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主要面向工业社会。这是因为,传统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是分学科的,而学科多产生于工业社

3、会,它们本质上都是对工业社会现象世界的认知,是工业社会现实问题的知识映射。例如,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则产生于19世纪末期,管理学、政治科学则都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更为关键的是,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之所以区别于哲学和人文学科而成为“科学”,还在于它在方法论上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物理学)的借鉴。例如,“社会学”这一学科最初的名称就是“社会物理学”。在牛顿物理学看来,世界是有序的,自然科学只研究物质世界的有序性;与之相应,社会科学也只关注了社会世界的有序性。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知识生产多研究有序的张海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

4、院,教授。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第1期1◆专栏:风险、灾害、危机研究常态现象,而极少关注失序的非常态现象;传统的社会科学多研究发展问题,而极少研究风险问题。然而,在风险社会,有序的常态现象减少,失序的非常态现象增多,且有序与失序之间的转换加速。常规的知识对我们经历灾难通常用“百年一遇”等字眼“一言以蔽之”,但这并不能缓解公众的安全焦虑,因为这些知识并不能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和应对风险社会。因此,从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来看,仅凭工业社会的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风险社会中人类认识现象世界的需要,我们急需发展面向风险社会的知识生产。伴随着风险社会

5、的来临,对于失序的非常态现象,传统的社会学科在知识生产上已经做出了一些回应,我们也已经认识到这些知识对于解释风险社会现象世界的重要性,对这些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这些知识在不同的传统学科中几乎同时产生,这显然并不是巧合,而是传统的社会科学知识对风险社会的不约而同的反应。就其主体而言,这些知识沿着下列核心概念展开。(1)风险(Risk)。关于风险的知识主要散落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经济学领域,虽然保险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至14世纪的海上保险,但保险学的大规模学科化却是在1970年代。进入1980年代以后,股票市场的动荡激发了关于金融风

6、险的研究,催生了行为金融学等新的知识体系。大约与此同时,心理学关于风险感知的重要研究也得到了飞跃发展,并在公共政策中得以广泛应用。在社会学领域,贝克、吉登斯和拉什(ScottLash)等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使得风险语义甚至超越了经济语义(Beck,1992;Giddens,1990;Lash,1993)。卢曼(NiklasLuhmann)(Luhmann,1993)对风险的系统分析也提供了对风险与现代性关系的深刻洞察。(2)灾害(Disaster)。美苏“冷战”的核战争阴影直接激发了灾害社会学,关注核阴影下的集体行动,这是芝加哥学派集体行

7、动研究对风险社会的初次回应,也被称为灾害研究的人类行为学派。克兰特利(EnricoQuarantelli)(Quarantelli,1966)和戴利斯(RusselDynes)(Dynes,1970)开始探索经典组织理论无法解释的灾害情境下的有组织行为。与此同时,地理学的灾害研究也发生了重大转向,美国学者怀特(GilbertWhite)(White,1945)的博士论文《人类对洪水的适应》(HumanAdjustmenttoFloods)将地理学的灾害研究引向人类自身,这也被称为灾害研究的人类生态学派。紧随其后,灾害社会学的发展催生了政

8、治科学和公共行政领域的应急管理研究,开始解释灾害情境下的政府结构及其合作行为。(3)危机(Crisis)。在政治学领域,美国政治学者赫尔曼(CharlesHermann)(Hermann,1969)在1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