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

ID:32354133

大小:2.4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03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_第1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_第2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_第3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_第4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全理论2013年第4期【编者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周边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钟飞腾副研究员共同策划、组织“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专题文章。在此,本刊编辑部谨向钟飞腾博士及参与专题讨论的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钟飞腾【内容提要】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和西方对“安全环境”的界定不同,中国侧重于以发展界定安全,西方大国则注重以威胁界定安全。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对“安全环境”的理解,已经从以军事安全为主演变为军事、政治、经济、舆论

2、四位一体,更具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因此,作者构建了新时期评估周边安全环境的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包括政治安全环境、军事安全环境、发展安全环境、舆论安全环境以及中国自身对周边环境的塑造能力等构件,这些指标囊括了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理判断。文章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中外关系数据库”以及《人民日报》数据库对各细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设定并对比了三种场景下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指数。对1992-2011年周边安全环境的分析表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不断改善中。不过,2008年以后三种场景产生较大分叉,中国有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前十几年完全不同的状

3、况,中国需要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安全合作环境。【关键词】周边环境;安全环境评估;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作者简介】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邮编:100007)。【中图分类号】D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4X(2013)04-0064-19*本文的主要内容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于2012年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做过汇报,笔者感谢同人对此文的批评和建议。在修改过程中,《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人和编辑部给予中肯的意见,对此也表示感谢。文中所有的纰漏由笔者承担。·64·201

4、3年第4期在制定一项大战略或者安全政策时,各国一般都要考虑其内外环境,根据其内外环境的性质与状态分配其资源。现代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受制于国际体系的约束,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能够减少其与国际互动的成本,增强从外部获得促进国家实力增长的机会。反过来,一个敌对的外部环境则显著消耗本来能用于发展的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以及外交资源),从而降低发展速度。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来的历史表明,国际环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冷战前期,中国在两极格局所形成的大国争霸中被迫站队,为求得生存而不得不耗费大量资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面对苏联的威胁,中国改善与美国的关

5、系,获得较大的发展。此后,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环境的认识,将外部环境从“战争与革命”的判断扭转为“和平与发展”,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实力。冷战结束后,中国政策界与学术界判断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中国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1世纪初发生的九一一事件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国进入了一个二十年左右的战略机遇期,经过不到十年的再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上升到全球第二位。可以说,这一阶段中国主要是通过改变对外部安全环境的判断,改善资源在国内外的分配,加速经济增长。最近几年,尽管中国实力不断增长,但①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6、复杂化、形势严峻。如何认识国家所处的外部环境始终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程。首先,安全本身的内涵在冷战后阶段发生较大变化。这一点特别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社会对国家安全的相关辩论中。由于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与外部互动的结果,如果无法把握外部社会安全观念的变革,那么对什么是安全的、威胁的来源及何种手段维护安全就把握不好。其次,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安全环境的一部分。由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国家力量能够影响到国际局势,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显著增强,原来只是被动接受外部力量影响的时期逐渐过去,目前正迅速进入一个双向影响的阶段,如何准确界定外部环境与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关系则变得相当复杂。①

7、大部分学者持此类观点,参见王缉思:《中国的国际环境为何趋于严峻》,载《国际战略研究简报》第70期,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2年5月31日;朱听昌:《中国地缘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困境”问题解析》,载《国际展望》,2012年第3期,第41-58页;万晓宏:《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战略选择》,载《战略决策研究》,2012年第4期,第8-14页;江凌飞:《现实中的国际安全环境及其挑战》,载《当代世界》,2012年第6期,第2-5页;陈向阳:《对中国周边环境新变化的战略思考》,载《亚非纵横》,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