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

ID:32359814

大小:179.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_第1页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_第2页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_第3页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与教学中国教育学刊2011.04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陈明英周文良米云林熊文俊[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的体验性,提出教学活动的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统一、个体性与概括性统一的特点,不应该以行为目标的方式陈述。比对行为目标,体验性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学习主体、经历境遇、行为动词、行为对象。通过“概括目标+行为样例”,用行为样例可以做体验性目标中某个点的达成检测标准。实施这样的检测,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选择检测点,设计检测题目并作出分析预设,检测后在一般作业批改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并获得对教学调整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2、[关键词]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目标陈述技术[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4-0037-03新课程改革对于课程目标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都分为达成目标、[3]关于课程目标的陈述,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提高目标、体验目标。达成目标“指通过一系列革专家工作组编写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指导,期待在学习者身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例如,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掌握特定的具体的知识、技能,对于特定的对象发行)〉解读》(下文简称《解读》)一书对我国广大生兴趣等”;提高

3、目标“系指期待学习者在某一方教师有广泛的影响。该书提出“课程标准大体上按面有所提高和深化。例如,逻辑思维能力、鉴赏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陈述”,这对于从传统力、社会性、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的高级目标”;教学中走过来,只习惯运用普通结果性目标的教师体验目标“不是以学习者表现某种变化为直接目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而受到极大的挑战。的,而是期待学习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怎样设计和开发教学目标,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验”。这里提出的达成目标相当于结果性目标;这性都很强的重大课题,需要大家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里的体验目标正好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体验性目标;[1]62

4、而这里的提高目标则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归入结探讨来加以建构和发展。”本文从实践角度对解决体验性目标陈述与检测问题进行了探讨。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之中。体验性目标不是以学习者表现某种行为变化为直接目的,而是期待学习一、体验性目标的厘定者自身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验。体验性目标是教学目标中的一种类别,我们可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教学目标以从教学目标陈述的分类中去认识体验性目标。分为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前者是通过教学产生《解读》指出,课程目标陈述基本可以分为两的明显易见的行为,后者则不易或不能直接看出学[4]类,“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

5、人习成果,如态度和思想等”。“明显易见的行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与“可以结果化”相当;“不易或不能直接看出学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习成果”则与“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相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当。结果性目标是明显目标;体验性目标是隐蔽目“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标,不易或不能直接看出学习成果。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将教育目标分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为教学目标与表意目标两类。他指出:“教

6、育的作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用可以区分为两种,一是使人掌握已有的文化工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具,二是为人提供可能性,使之产生超越已有文化[2]的创造性反应,并得以发展和个体化。教学目标适价值观’领域”。日本大阪大学的梶田叡一教授把认知领域、情用于前者,而表意目标则适合于后者……教学目标陈明英/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四川成都610021);周文良/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四川成都610021);米云林/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四川成都610021);熊文俊/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四川成都610

7、021)。-37-体验性目标的陈述与检测技术也就是行为目标,但表意目标与行为目标有本质的第三,体验性目标不应该以行为目标的方式陈述。[1]76区别。”艾斯纳的教学目标相当于结果性目标,泰勒(R.W.Tyler)提出陈述目标最有效的方式而表意目标则相当于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是为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5]62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体验性目标与行为目标有本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行为目质的区别。标以外显行为为主进行陈述,因而明确、具体、可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测量,由于便于操作和评价,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占教师

8、设计和开发教学目标的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据着主导地位。能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