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

ID:32361138

大小:3.72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2-03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_第1页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_第2页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_第3页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_第4页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www.abook.cn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重点推荐教材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吴德明主编北京内容简介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经过修订和补充编写而成。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通信技术发展的特点、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常用的光无源和有源器件的原理、光放大器原理和应用、光纤通信系统原理和技术,其中包括基本的IM/DD光纤通信系统和各种新型的光纤通信系统技术,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了光纤网络的基本知识。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第

2、二版增加了近几年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些新技术,同时减少了一些繁琐的公式推导,为加深理解书中所述内容,每章末附有思考题与习题;为便于多媒体教学,本教材配有电子课件。有教学需求的教师可在网站(http://www.abook.cn)下载。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吴德明主编畅—2版畅—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院校重点推荐教材)ISBN97

3、8唱7唱03唱028458唱7 Ⅰ.①光… Ⅱ.①吴… Ⅲ.①光纤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Ⅳ.TN929.1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47584号责任编辑:鞠丽娜/责任校对:柏连海责任印制:吕春珉/封面设计:三函设计出版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717http://www.sciencep.com科学出版社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倡2004年8月第一版开本:B5(720×1000)职教技术出版中心2010年9月第二版印张:211/2www.abook.cn2010年9月第二次印

4、刷字数:430000印数:4001—7000定价:35.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枙科印枛)销售部电话010唱62134988 编辑部电话010唱62138978唱8002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唱64030229;010唱64034315;13501151303第二版前言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的高锟博士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使得光纤通信技术进一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该奖授予高锟博士是因为他“关于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奠基性成就”,这一成就从基本原理方面证明了光纤通信的可行性。该奖项也表明光

5、纤通信技术对促进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所起的巨大作用。自从本书第一版2004年出版以来,光纤通信技术又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了及时反映光纤通信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新成就,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在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的基础上编写了第二版。第二版教材的主要变化归纳为以下几点:1.对第一版做了删繁就简工作,减少了一些繁琐的公式推导,强调了对公式和结果物理含义的描述,因此本书第二版适用面更宽,不仅适合研究生也更适合本科生以及从事光纤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2.对第一版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做了修订,对一

6、些较难理解的问题进行了更细致的解释,因而更有利于阅读。3.增加了一些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的介绍,使本书能够反映当前技术发展水平,如器件部分增加了光子晶体器件介绍;系统技术部分增加了许多新的调制格式和码型、新的复用技术以及新的信号处理方法(电均衡技术等)的介绍。4.对一些章节做了调整,其中主要有:将光放大器件单独列为一章(第6章),强调了其对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有关系统技术的内容集中放在第7章。5.为便于多媒体教学,本教材配有电子课件,有教学需求的教师可去网站(http://www.abook.

7、cn)下载。近几年工作在北京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从本实验室毕业,现工作于有关兄弟院校的年轻博士、教授参加了修订和编写工作,具体分工如下:李艳萍(博士,北京大学)负责第4章和第5章的修订和编写;杨爱英副教授(博士,北京理工大学)负责第6章的修订和编写,北京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章渊教授(博士)对本章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并提供部分素材;张帆副教授(博士,北京大学)负责第7章的修订和编写; ·ii·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张振荣副教授(博士,广西大学)负责第

8、8章的修订和编写,北京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正斌教授(博士)参与了本章的编写和讨论,李景聪(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也参加了本章讨论。由于他们都是工作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大学教师,他们的参与保证了本书内容的先进性和可读性。虽然本书做了一些修订,但书中疏漏之处仍然难免,恳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吴德明2010年6月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www.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