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

ID:32363132

大小:163.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_第1页
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_第2页
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36·化学教育2O04年第2期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孟献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往往成为初中学生成绩的分化点,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学习障碍,体现新课程所强调的过程、方法、情感等的教学理念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概念结构以及概念形成的细化分析,探讨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与应用概念的能力以及降低概念理解难度的途径。关键词概念形成过程策略概念是抽象思维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化学学习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掌握了特

2、定概念的基础之上。从其重要性来看,化学基本概念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连接点及学习的核心,它既包括知识结构的静态内容,又包括其形成过程中认知加工的动态过程。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注重意味着“教学中要重在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生动、丰富的情景中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在应用中理解概念”⋯。1概念的定义与结构形式对于“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含义,一tl,理学中概念是指“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的表征”[2]。事物之所以能分成不同的类别,就是由于它们具有共同属性(或本质特征)的缘故。一般的概念都包括4个方面

3、]: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实例和概念屙眭。下面以“复分解反应”为例进行分析:(1)概念名称:“复分解反应”;(2)概念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它是一类事物共同属性(关键特征)的文字表征;(3)概念实例:一切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特征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这个概念的实例,如CuSO+2NaOH=Cu(OH):J,+Na:sO,Fe:O,+6HC1=2FeC1,+3H:O等,他们又称为概念的正例或肯定例证;一切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特征的反应,如Ca(OH):+CO:=CaCO,、l+H:O,Fe:

4、O,+3CO=2Fe+3CO:等,被称为复分解反应的反例或否定例证。(4)概念属性:概念的一切正例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属性,又称关键特征或标准属性,如“复分解反应”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是:①两种化合物反应;②相互交换成分;③生成另两种化合物。概念的习得不单单是记住概念的名称和定义,而是一个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概念实例进行分析、概括,从而把握同类事物关键特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概念形成及其阶段分析认知心理学中概念的形成即个体形成概念的过程,指的是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事例从而获得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并以肯定或否定的例子加以证实的学习方式

5、及其控制过程。各种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并且要经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表1初中学生化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阶段认知行为表述感知阶段学生有目的地感知(观察)典型的化学事物、事例或教师、教材的语言描述以及多种其他媒体的直观表象对典型的化学事物实例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提取其本质特征,确定各特征件的联系或对接受的语加工阶段句进行分析,结合经验中的实例综合语义,形成关于概念关键特征的意义表征将形成的关键特征概括、类比、推广到化学事物的更大范围,形成概念、做出定义,或者理解和认同给予的初步形成阶段定义,使概念符号化初步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鉴

6、别、归属、划分等活动,对新形成的概念进行解释(包括说明非关键特征、明确联系、整合阶段外延等)、使新概念和已有概念结构联系作用,得到高度整合的新的概念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概念对化学事物进行概括、推理、解释、判断等,从而对概念的认识进一步运用阶段发展和加深,使之更加准确、精细、丰富,或导致其他新概念、新问题的形成等现以初中化学“溶液”概念形成为例分析其各阶段的具体实施: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OO4年第2期化学教育·37·(3)初步形成(2)对实例加工推广、类比:所有溶液都是均一、分析:4种混合物中由于分散粒不

7、同而呈现不同的外观—一l稳定的混合物(盐酸、石灰水等),综合分析:将外观、均一、稳定性作为分类的关键特征反之亦然定义:形成溶液的整壅垫):旦经验可知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定义或认同教师给出的定义(4)整合、巩固(5)概念的运用判断与鉴别:硫酸铜溶液、碘酒、应用:溶液简称、俗名与名称的转换稀硫酸等是溶液,牛奶不是溶液发展与深化:涉及溶液中发生反应所得充实并完善:溶液的组成;溶质、混合物的分析与命名——碳酸钙与稀盐酸、溶剂的判断;溶液的名称鲑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对结果有影响)概念形成学习相当于奥苏贝尔的上位学习过程,对于知识积累较少以

8、及认知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由于缺乏一系列可作铺垫之用的化学概念和相关知识,概念形成的学习方式更容易被接受。3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概念形成的教学要求重视概念的建立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