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

ID:32365220

大小:8.6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_第1页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_第2页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_第3页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_第4页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8,No.42011年4月JournalofHun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Apr2011文章编号:16742974(2011)04000107叠合板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的*刚度试验研究与计算方法吴方伯,黄海林,陈伟,周绪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为探讨新型预制预应力薄板(带肋且肋上设有孔洞,截面刚度呈阶梯形变化)的短期刚度与弯曲挠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10块矩形肋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2块T形肋预制预应力带肋

2、薄板静载试验,得到了跨中荷载-挠度曲线.理论推导得到考虑肋上孔洞分布及肋端缺口的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弯曲挠度通用公式以及等效刚度公式,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基于等效刚度公式计算及试验得到的跨中荷载-挠度曲线,结果表明:均布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短期刚度可按0.85倍等效刚度计算.关键词:叠合板;带肋薄板;预制混凝土;弯曲挠度;阶梯形刚度中图分类号:TU375.2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StudyandCalculatingMethodsonBendingRigidityo

3、fPrecastPrestressedConcreteRibbedPanelsforCompositeSlabsWUFangbo,HUANGHailin,CHENWei,ZHOUXuhong(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HunanUniv,Changsha,Hunan410082,China)Abstract:Inordertodiscussthecalculatingmethodsofshorttermrigidityandbendingdeflection,tenprecastprestressedc

4、oncreteribbedpanels(PPCRP)withrectangularribandtwoPPCRPwithTshapedribweretested,andtheloaddeflectioncurveswereobtained.ThegeneralformulaofbendingdeflectiontakingintoaccountthedistributionofpreformedholesintheribandequivalentrigidityformulaforPPCRPwerededuced.Thecontrasta

5、nalysisofloaddeflectioncurvesobtainedfromequivalentrigidityformulaandtestresultshowthatshorttermrigidityofsimplysupportedPPCRPunderuniformlydistributedloadcanbecalculatedat0.85timesasequivalentrigidity.Keywords:compositeslabs;ribbedpanels;precastconcrete;bendingdeflection;

6、steppedrigidity混凝土叠合板是在底部采用预制板件,上部叠合纪50年代开始生产预制混凝土实心板件,针对混凝土[1-2]现浇混凝土,二者共同形成整体的结构.我国从20世叠合结构二次受力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国外的*收稿日期:2010-09-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090);湖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2010B143);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资助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吴方伯(1959-),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联系人,Email:wfbprof@163.com2湖南大

7、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叠合面的抗剪强度、抗剪连接,叠合面指标见表1.预制薄板试件的底板配预应力筋,预应上下两部分的收缩微差造成的附加内力和变形,预制力筋受拉截面中心距板底17.5mm,在矩形肋内、T构件对后浇混凝土极限变形的抑制以及抗裂度和挠度形肋翼缘内配普通钢筋,钢筋截面重心到矩形肋或的计算方法等问题,大部分研究是针对一次受力叠合翼缘上边缘距离为20mm,钢筋配置情况及力学性结构,未能反映混凝土叠合楼板在无支撑施工条件下能见表2.[3]的二次受力特点.20世纪90年代,由于高强材料的应用,钢筋已从非预应力发展到预应力,

8、受力主筋也从冷加工钢筋发展到采用高强、低松弛的钢丝、钢绞线,混凝土也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针对采用新型材料的混凝土叠合板结构性能,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4-9]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