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

ID:32365460

大小:1.6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_第1页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_第2页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_第3页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_第4页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_第5页
资源描述: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1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月Vol.36No.1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Jan.2014文章编号:16739868(2014)1001806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①黄远新,张凯,赵勇,王季春,吕长文,何凤发,唐道彬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育部南方山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716摘要:以带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的渝薯2号,从其块根萌芽上剥取2叶原基形态分别处于突起态、半闭合态和闭合态0.22~0.35mm大小的茎尖为外植

2、体,培养于附加BAP与IAA,BAP与NAA不同激素体积质量分数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成苗培养,对应再生株系用硝酸纤维素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NCM-ELISA)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茎尖培养最佳的激素体积质量分数组合为0.8~1.4mg/LBAP+0.01mg/LNAA,有利于茎尖基部发生少量的愈伤组织,芽粗壮且成苗快.成苗率因外植体而不同,闭合态和半闭合态较高,分别达92.9%和88.9%,而突起态成苗率仅为46.7%.脱毒效果也与外植体相关,最佳效果是叶原基突起态,其次是半闭合态和闭合态,分别获得100%,83.9%和71.9%的脱毒植株.关键词

3、:甘薯;叶原基;茎尖培养;病毒检测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志码:A甘薯IpomoeabatatasL.是一种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极易受到病毒病的浸染,给甘薯生产带来巨大[1][2]威胁.据乔奇等对我国18省市甘薯产区病毒病的调查,危害严重的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PCaLV).1990年以来,茎尖常作[3-7]为甘薯组织培养研究的首选外植体,植株再生技术亦日渐成熟.在脱毒研究中,一般采用2~4叶原基[8][9]0.5~1.5mm大小的茎尖,并结合温热或冷冻疗法处理后再进

4、行离体培养.Rukarwa等,Mervat等认为温热疗法对消除SPFMV和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有较好的效果,而不能消除甘薯黄矮病毒[10-11](SPCSV);Wang等结合冷冻疗法,可以消除SPFMV与SPCSV复合浸染病毒和甘薯小叶植原体.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茎尖2叶原基形态大小对成苗培养及其脱毒效果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甘薯2叶原基不同形态0.22~0.35mm大小的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了茎尖培养一步成苗的最优激素体积质量分数组合,及其对应再生株系的脱毒效果,更进一步为植物茎尖脱毒培养技术奠定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及外植体处理试验材料

5、为西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淀粉甘薯品种渝薯2号,栽种于西南大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该材料在田间有明显的病毒病症状,血清学检测带有SPFMV等病毒,其块根于2011年11月收获后①收稿日期:2012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01192C130407);重庆市“十二五”动植物良创专项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2GGB80007).作者简介:黄远新(1966),男,重庆永川人,硕士,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通信作者:王季春,教授.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u.cn第36卷带回培养室,发芽

6、至2.0cm长时剪取上部芽段0.5~1.0cm,自来水龙头下冲洗5~1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按常规程序消毒后,置于衬有无菌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然后在双目体视镜下采用无菌和无毒操作技术剥离出带2叶原基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其叶原基分别处于突起态(Exp.1),半闭合态(Exp.2)和闭合态(Exp.3),显微图像分析软件(OPTPro2007)测定其大小均在0.22~0.35mm范围内(图1).a.甘薯芽;b-d.外植体:2叶原基分别处于突起态,半闭合态和闭合态.LP1:茎尖第1叶原基;LP2:茎尖第2叶原基;AD:茎尖生长锥;2叶原基茎尖大小:AD或

7、LP2顶面至横切面的纵向距离为0.22~0.35mm.图1甘薯材料与外植体1.2成苗培养的激素体积质量分数组合处理茎尖一步成苗培养的激素体积质量分数组合处理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的激素体积质量分数(mg/L,下同)BAP为0.2,0.8,1.4,2.0;IAA为0.1,0.5;NAA为0.01,0.05,分别按照BAP+IAA的BI组合和BAP+NAA的BN组合进行试验设计(图2).试验先筛选出成苗培养的最优激素体积质量分数组合,然后在其培养基上分别以2叶原基突起态,半闭合态和闭合态3种外植体进行试验,其对应再生植株不交叉微繁建立株系.每处理设3个重复

8、,每个重复接种外植体9~12个,成苗培养每瓶1个外植体,微繁每瓶3个带1~2个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