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ID:32365663

大小:315.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肥至阜阳高速公路霍邱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1月1工程背景及概况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是安徽省“五纵九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中“横五”(上海-合肥-西安高速公路)联络线,本项目进一步增强合肥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振兴县域经济,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所有县城联通高速的目标,构建合肥、阜阳之间的又一高速公路通道等角度出发,本项目建设提上了日程。目前,本项目已列入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里程约91.

2、68公里,路线起于寿县保义镇金家郢附近,与G3W德上高速淮南至合肥段(在建)衔接,自东南向西北延伸,在庙地坡跨越淠河后进入霍邱县境内,经潘集北,经新店镇南、霍邱县城北,在黄庙村附近跨越淮河进入颍上县境内,经半岗镇北、八里河风景区南、润河镇北、盛堂乡南、耿棚镇南,相继跨越润河、G105、阜六铁路,在南照镇洪庄附近与G35济广高速衔接。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本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2沿线环境特征项目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

3、季分明、雨量适中,但年际年内变化大,日照时数多、温差大、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夏热多雨、冬寒晴燥、秋旱少雨,冷暖和旱涝的转变往往很突出。区内光、热、水资源丰富,但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尤以洪涝灾害最为严重,每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区内常出现大面积持续性暴雨及阴雨天气。评估区周边水系均属淮河水系,地表水系较发育,评估区涉及到的主要水系为淮河、润河、城东湖、淠河和安丰塘。3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3.1生态环境影响3.1.1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线路设计时本着减少占地的原则,但受到控制点、地形的控制,仍不可避免占用耕地,。为此,本项目会局部改变影响区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现

4、状,使耕地的绝对数量减少,因此,建设单位和各级政府要加倍关注这些影响,建设单位应会同当地政府一起切实做好土地调整和征地补偿工作,确保沿线农民生活质量不下降。3.1.2对动植物的影响根据现状调查,项目的实施将占用林地,导致的森林植被损失,主要为公路建设占地会使沿线的植被受到破坏,包括落叶阔叶林、灌丛等。本项目施工完成后,中央分割带及道路两侧将全线进行绿化,随着公路绿化的完善,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森林植被损失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生态补偿。尤其是公路两侧将进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将进一步提高公路绿化面积及绿化覆盖率。总体而言,本项目建设引起的植被损失面积与路线所经地区

5、相比是极少量的,而公路绿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部分损失的植被,因此,公路破坏的植被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3.1.3环境敏感区影响3.1.3.1颍上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分布在颍上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在陆地区域施工过程中,取土与车辆碾压等人为干扰活动,将会直接改变植被的原始自然面貌,生境发生变化,使得长期碾压区域植被消失,沿线植被面积减小,生物量及生态价值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可以通过加强洒水抑尘、明确施工界限、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和后期补种等措施,尽可能的减少项目建设对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生态

6、功能的影响。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造成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改变,工程主要以桥梁和路基形式用过保护区,保护区内设置涵洞较多,经分析对野生动物的生境切割和阻隔效应较小,对其活动的影响有限,随着项目完工后对区域植被进行人工恢复,重建野生动物的适宜栖息地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区域野生动物的区系组成和种群数量不会造成明显改变。3.1.3.2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主要为桥梁涉水桥墩的施工作业、穿越水体路基施工过程,将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和水下施工扰动使得施工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增加以及施工行动

7、的干扰等。项目涉水工程的实施对水生生物的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影响属暂时性、可逆性,因此水下施工引起水体悬浮物浓度升高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不大,并且这种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本段在工程采取桥梁跨越水体,桥梁不会对沿线水系的贯通和水生生物的交流造成显著影响,保证了水系的贯通和水生生物交流的通道需求。3.2声环境影响本项目对声环境造成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机械噪声和运营期交通车辆噪声。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组织,采取隔档等减缓措施,可有效缓解施工噪声对沿线敏感点(居民点、学校等)影响,其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公路建成运营后

8、期随着交通量增大将对沿线较近的敏感点(居民点、学校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