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

ID:32372088

大小:373.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_第2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_第3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9卷第2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2月Vol.39No.2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Feb.2014文章编号:10005471(2014)200010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为例①李雪珊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建构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对当今的教育理念有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备课、授课、习题评讲等教学环节中初

2、步探讨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性教学;协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提出,并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和美国心理教育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识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非常重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认识主体总是融于一定的环境中,他们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

3、地对知识进行建构.(2)学习过程及知识的应用都具有情境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旧有经验和一定的背景材料为基础,精心设定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引发认知冲突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知识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即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的真理,没有适用于任何场景的知识.“知识的高度主观性和情境性决定了学习是终生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知识进行[1]质疑、检验和批判”.(3)协作共享与对话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过程的社会属性表明知识的构建不是个体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的,而是在积极参与团体实践活动的过

4、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及共享来完成的.本文从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备课、授课以及习题评讲等教学环节中初步探讨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1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除了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奠定知识基础以外,还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等数学有概念多、定理多、证明抽象难懂等特性,再加上课程改革过程中公共课课时的不断缩减以及来自教师和学生方面的主观原因,使高等数学的教学面临很多问题.①收稿日期:2013

5、0828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XDJK2013C133);西南大学博士基金(SWU11204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182120030).作者简介:李雪珊(1986),女,贵州修文人,讲师,主要从事组合数学的研究.2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u.cn第39卷1.1与中学数学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高中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变化,而很多高校采用的教材却是较为陈旧的版本,内容上并未相应地作调整,导致中学数学与高等数

6、学的衔接不够.具体而言,由于中学数学选修系列教材中增加了向量、极限与导数等内容,使其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同时,中学数学又将一些内容,如极坐标、参数方程等作为选修内容略讲甚至不讲,而高等数学将这些内容视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直接使用,因此产生了教学内容之间的知识空白.在教学方法上,中学数学老师讲解详尽,每课时的理论知识较少,针对同一知识点的技能训练量大,对学生提问多.而大学数学老师更加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主讲时间长,例题分析较少,与学生缺乏互动.这种巨大差异使大学新生很难迅速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1.2重知识、轻思

7、想很多授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偏重于定理和公式的证明或者是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技巧,对于知识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等关键部分则是一带而过甚至直接舍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为数学就是无源之水,因此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脱离了具体情境,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只是一堆僵死的教条,很难灵活运用.1.3教学进度过快,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为了在较少的学时里完成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很多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此外,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导致教与学相分

8、离.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一堂课下来,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的机会很少,使数学课堂变得十分沉闷,最终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1.4作业布置不合理,习题课效果不佳教师在高等数学作业的布置上常存在两个误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